DC娱乐网

1934年营口坠龙事件,老汉上交五块龙骨,揭开了当年日本人的阴谋

2004年,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组来到辽宁营口做了一期节目。节目中,当地史志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主动找上门来,并带来了

2004年,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组来到辽宁营口做了一期节目。

节目中,当地史志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主动找上门来,并带来了一个包得严严实实的旧布包。

当包袱被打开后,里面赫然出现了五块动物骨头状的事物,研究员微笑着对栏目组工作人员说:“看,这就是我电话中跟你们说的龙骨!”

众所周知,龙是传说中的生物,怎么会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呢?并且还会留下龙骨?

这一切,都源自于1934年营口的坠龙事件。

营口坠龙事件

1934年夏,辽宁营口下了40余天暴雨,天昏地暗,辽河水暴涨淹没了不少田庄。

7月初的一天,有一位村民在田庄台上游的河滩上发现了一个巨大的“不明生物”,当时那生物奄奄一息,形似传说中的“龙”。

由此人们将它称之为“活龙”,消息传出后,一下子在村庄炸开了锅,很多村民纷纷来到事发地去看活龙。

目击者肖素芹回忆说,“活龙”全身呈灰白色,方头方脑,眼睛泛红,腹部伸出两只利爪,鳞片在烈日下泛着银光,那和画中的龙几乎一模一样。

村民们为了挽救那条“活龙”,轮流着给它身上浇水,僧侣们每日给它作法超度。

数日后,又下起了特大暴雨,等雨停后,人们发现此前的“活龙”已经消失了,人们猜测是借着雨水回到大海了。

7月28日,又有了关于“龙”的消息。

当时《盛京时报》报道说,有一条黑色巨物在空中翻腾,掀翻三只小船、卷坏日资厂房,造成9人死亡,还掀动停在车站的火车。

此段情节在后来央视调查中未获证实,仅见于当时报纸。

8月8日,营口又出现了“龙”的消息。

当时有村民在辽河北岸鸭舌岛附近的苇塘里闻到了扑鼻恶臭,出于好奇,村民拨开倒伏的芦苇走近查看,结果发现了一具巨型骨骸:

体长10米左右,头部左右各有一鹿角状分叉角(长约1米),脊骨28~29节,肋骨短粗,尾呈立板形。

另外,现场还留有一个宽6米、长17米带爪痕的土坑,似曾剧烈挣扎过。

消息传开后,村民们议论纷纷,有人说那是“龙骨”,有人说是外星生物遗骨,莫衷一是。

不久后,营口伪第六警察署接到群众报告,派人到达现场,将那堆不知名白骨,搬运到了西海关码头的空地上,然后开展了近20天的展览。

8月14日,《盛京时报》获知消息后,立即派出记者采访,并登载了对坠龙事件的报道。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当时《盛京时报》共发了5篇文章。

第一篇文章描写了发现蛟龙的过程;第二篇文章记载了当地的警察,雇人将蛟龙白骨抬至西海关码头的经过。

然后是相对严谨的第三篇文章。

里边引用了当地水产学校的一名教授前去参观真龙后写得报道,说是发现的白骨是“蛟龙”的遗骨,并编了个故事,“蛟类涸毙”。

之后,第四、五篇文章分别交代了那些龙骨最后的去向,说是它被捐献到了当时的水产学校,作为标本,供大家继续深入研究。

文章发表后,当时在营口乃至整个东北都掀起了轩然大波,加之营口民众亲眼所见的口口相传,人们更加相信那是一起坠龙事件。

比较可惜的是,当时恰逢战争时期,东北地区局势动荡,那一具龙骨后来在战乱中丢失。

现如今早已不知落入谁手,去往何方。

而文章开头,怎么会出现5块龙骨呢?那5块龙骨到底是怎么来的?

据文献资料显示,那5块龙骨是一位叫作“孙正仁”的老人珍藏的物品。

那是1939年,当时他在给大连一位富商当管家,那时女主人在营口展览会上买了几块“龙牙”,后来赠送给了他。

他自感礼物珍重,一直将其保存着,一珍藏就是60多年,后来捐给了当地史志办公室。

那么,这几块龙骨到底是不是真的龙骨,最后的真相又是怎样的呢?

龙骨迷踪与日本的阴谋

话说,当地史志办公室将孙正仁捐赠的龙骨拿到《走近科学》栏目组后,相关专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最后得出,应该是“须鲸搁浅”留下的遗骨。

可那一解释,并不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尤其是目击者更加不相信是“须鲸”。

因为鲸鱼无角,另外脊椎节数也不符、腐烂周期差异也过大。

后来针对那具龙骨,地质学家提出了新的假设,认为1934年辽河口的遗骨,很可能是“史前巨兽化石暴露”出来了,而被误认为活龙。

还有学者研究分析说,那几块所谓的“龙骨”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龙骨,而是大约一万年前野马的牙齿化石。

那么,到底真相如何,至今还是未解之谜。

不过,对于当年的“坠龙”和“龙骨”事件,很多人也产生了质疑和怀疑,认为当时的报道可能是假的,是日本人策划的一场阴谋。

最核心的一个原因是,当时《盛京时报》是日本人创办的媒体,带有这强烈的意图和立场。

何况在“1934年坠龙事件”发生三年后,日本就全面发动了针对我国的行动,并扶持了傀儡伪满洲,意图十分明显。

那么,日本人为何要这么做?

众所周知,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是精神的象征,日本策划“坠龙事件”,并进行了五篇文章的解读。

就是想用坠龙和龙的尸骨,来传导“我国气数已尽”的言论。

当时民众文化程度低,大多缺乏认知,很容易在那样的引导下做出错误的判断。

曾有历史学者指出,日本在全面行动前夕,系统性贬低中华文化,从篡改教科书到炮制“坠龙”伪证,核心目的就是为了瓦解我们的民族自信。

另外,还有报道显示,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关东军特务机关曾秘密收集各地“异象”报道,营口事件恰逢其时地成为了其文化侵略的工具。

还有,消失的龙骨标本,极可能被运往日本作为“战利品”展示,正如后来被揭露的北京人头盖骨失踪案。

读者们,关于“1934年营口坠龙事件的真相”,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