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大学生士兵的兵龄难题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若有侵权请联系修改或删除。 时至七月,距离九月份的退役季又近了一步。 在这个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若有侵权请联系修改或删除。

时至七月,距离九月份的退役季又近了一步。

在这个决定军旅生涯走向的关键时刻,服役期满的战友们都面临着人生的重要抉择。

特别是那些渴望继续留队的战友,个个都在为晋升考核做着最后的准备。战友小赵,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代表。

文|剑客山川

图|大唐

编辑|剑客乐山

小赵今年二级上士服役期满,正面临晋升一级上士的关键时刻。

这次晋升不仅关系到他的军旅前景,更直接影响到他的退役安置问题。

与普通军士不同,小赵是大学毕业后入伍的士兵,这种特殊的身份给他带来了与众不同的发展路径,也带来了独特的安置困境。

现行政策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期满后,可根据其学历直接套改为军士。

具体而言,大专毕业生可直接套改为中士第一年,本科毕业生则可套改为中士第二年。

这一政策设计的初衷十分明确:吸引更多高学历人才加入军队,提升军队整体素质,同时为大学生提供一条不同于普通士兵的晋升通道。

然而,这种“快速通道”也带来了服役年限计算的特殊问题。

按照现行规定,大学毕业生入伍套改军士后,需要从入伍到一级上士服役期满,才能累计服役时间为12年(2年义务兵+10年军士)。

根据《退役士兵安置条例》规定,服现役满12年的军士才符合由政府安排工作的条件。

这就意味着,大学毕业入伍的战友们,如果不能顺利晋升一级上士,中间退役,就不符合由政府安排工作的条件。

由上述问题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入伍看似通过学历套改快速晋升,享受到了优势,实际上却在退役安置的关键门槛上,陷入了一种极为尴尬的处境。

这种困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安置资格门槛问题。

大学毕业入伍、套改军士的战友们,在二级上士服役期满时,累计服役年限不足12年,不符合由政府安排工作的基本条件。

这就意味着,他们要么选择复员到社会上自谋职业,要么继续留队争取晋升一级上士。

从目前各单位的留队情况来看,留队竞争极为激烈,尤其是二级军士晋升一级军士,名额有限,竞争压力大。

其次是安置时的排名劣势问题。

即便与小赵情况相同的战友们能够顺利晋升一级上士并服役期满,退役时相比同级别的普通军士,他们的服役时间短,在量化评分中处于明显劣势。

此外,大学生士兵由于通过学历套改快速晋升,在基层任职经历、专业技术等级等方面往往也不占优势,进一步拉低了他们的综合评分。

这种劣势直接影响到安置时的岗位选择权,使得他们顺利进入事业编的可能性很小,即便是企业岗位,也往往难以选到理想的职位。

第三是年龄与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虽然小赵有着本科学历,但当前就业环境不容乐观。

在这样的就业形势下,即便是应届毕业生都面临就业困难,何况小赵这样已经服役多年的毕业生。

更关键的是,他们在服役期间所从事的工作往往与所学专业脱节,导致专业知识老化,技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年龄大,学历普通,缺乏技术经验,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就业困难。

图片来源于网络

造成大学生士兵安置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政策设计层面看,现行的套改政策与安置政策存在衔接不畅的问题。

套改政策注重短期激励,强调快速晋升对高学历人才的吸引力;而安置政策则基于长期服役的理念设计。

两者在政策目标上存在一定矛盾,导致大学生士兵在享受短期晋升优势的同时,却在长期安置保障上面临困境。

从执行机制来看,部队内部对大学生士兵的培养使用存在一定偏差。

很多单位将大学生士兵简单视为“高学历士兵”,未能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导致他们在服役期间难以积累与学历相匹配的专业经验。

大部分大学生士兵在部队从事的工作与其大学专业无关,这种“学非所用”的现象直接影响了他们退役后的职业发展。

从社会环境角度分析,当前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加剧了大学生士兵的安置困难。

一方面,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就业岗位总量不足;另一方面,产业升级使得用人单位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退役大学生士兵往往在这两方面都处于劣势:既错过了最佳就业时机,又缺乏市场需要的专业技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赵的故事不是个例,而是代表着一个群体的共同困境。解决这个问题,不仅是对个体士兵的负责,更是对军队人才战略的负责。

而想要破解大学生士兵的安置困境,或许可以从政策调整、培养机制和就业服务三个方面协同发力。

在政策调整方面,建议对大学生士兵的服役年限计算方式进行优化。

可以考虑将大学学习时间按一定比例折算为服役年限,或者针对大学生士兵设立专门的安置门槛。

在培养机制方面,部队应建立更加科学的大学生士兵培养体系。可以根据士兵的学历背景和专业特长,安排相应的技术岗位,并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发展路径。

在就业服务方面,可以为退役大学生士兵提供专业技能培训,或者搭建专门的大学生士兵就业服务平台,与优质企业建立定向招聘合作。

同时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为有创业意愿的退役大学生士兵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大学生士兵的安置困境,本质上是军队人才政策与社会发展现状之间的不适应。

随着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如何在保持政策吸引力的同时,解决好士兵的后路问题,是关系到军队长远发展的重要课题。

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更加完善的制度设计,让每一名大学生士兵都能在军旅生涯中无后顾之忧,真正实现“入伍光荣、退役无忧”的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