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氏点头核波漾,韩造潜艇美得利,地区平衡恐生变,唯恐天下不乱离。
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句“批准”,让韩国建造核动力潜艇的梦想照进现实,却也给地区安全投下了一枚深水炸弹。10月30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宣称,已批准韩国建造核动力潜艇,取代其现役的柴油动力潜艇。

特氏“批准”:一石激起千层浪
特朗普在帖文中写道:“基于美韩军事同盟关系,我批准他们建造核动力潜艇,而不是他们现在拥有的老式且机动性差得多的柴油动力潜艇。”
这一表态来得突然,却并非无迹可寻。就在前一天,10月29日,特朗普与韩国总统李在明在庆州举行了会谈。
李在明在会上请求特朗普同意韩方获得核动力潜艇燃料,并直言柴油动力潜艇“在追踪朝鲜和中国潜艇方面能力有限”。
仅过一天,特朗普便做出回应,效率之高令人侧目。这种“快刀斩乱麻”的做法,看似展示了美韩同盟的牢固,实则是特朗普式交易艺术的又一体现。

费城船厂:地缘博弈的新焦点
特朗普特别强调,“韩方将在美国费城造船厂制造核动力潜艇”。这一细节蕴含深意,好比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费城造船厂去年12月被韩国韩华集团收购,已成为韩美造船合作的象征。韩华集团今年8月宣布,将结合韩美造船合作项目“MASGA”,对费城船厂投资50亿美元。
然而,本月14日,中国商务部将包括费城造船厂在内的韩华海洋五家美国子公司列入反制清单。
特朗普特意点出费城船厂,明显是要突破中方的制衡措施,其战略威慑意图不言而喻。

核不扩散:国际机制的严重挑战
特朗普此举开创了一个危险先例。核动力潜艇技术具有高度敏感性,涉及核不扩散国际义务。
根据《韩美原子能协定》,韩国需要美国提供技术支持和燃料才能建造核动力潜艇。这正是特朗普使用“批准”一词的缘由。
李在明急忙澄清,韩国寻求的“不是装备核武器的战略核潜艇(SSBN),而是主要搭载常规武器的核动力潜艇(SSN)”。
但这种辩解难以消除国际社会的担忧,犹如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连锁反应:东亚安全的骨牌效应
更令人忧心的是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韩国若获核潜艇,日本必定不甘落后。届时,东亚地区将展开新一轮水下军备竞赛,破坏本就脆弱的战略平衡。
这好比“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灾祸便将接踵而至。朝鲜势必加强自身核威慑,半岛无核化目标将更加遥不可及。
不仅如此,特朗普政府还决定按照AUKUS计划,继续向澳大利亚提供3至5艘核潜艇。
这种在核扩散问题上的“双重标准”将进一步削弱国际核不扩散体系。

战略意图:一箭双雕的博弈棋步
特朗普批准韩国建造核潜艇,背后隐藏着一箭双雕的战略意图。
一方面,迎合其“美国优先”的经济政策。特朗普毫不掩饰地宣称:“美国造船业将迎来强势复兴。”
让韩国在美国船厂建造潜艇,既能创造就业,又能振兴美国造船业,何乐而不为?
另一方面,强化对华战略围堵。李在明明确表示,核潜艇将用于“追踪朝鲜和中国潜艇”。这一表述赤裸裸地暴露了其针对中国的战略意图。
美国可能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要求韩方在印太地区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包括牵制中国。

特朗普的批准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韩国国防部长官Ahn Gyu-back已明确表示,韩国将建造自己的潜艇和模块化反应堆,并从美国获得浓缩铀燃料。核潜艇之路一旦开启,地区军备竞赛的齿轮将加速转动。
当美国不断以“例外论”为盟友开绿灯时,世界不禁要问:若韩国可造核潜艇,日本何以不可?朝鲜何以不能?若美国放纵盟友,他国是否也可在北美建造潜艇?特朗普的“批准”,正把亚太地区推向新一轮军备竞赛的漩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