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这一生,最要紧的事,不是看清别人,而是读懂自己。
而读懂自己,其实就是要做到认识自己,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
然后,接纳了自己,你才会适度地取悦自己。
而慢慢地通过取悦自己,挖掘出自身潜能,打造个人实力了,你才能真正成就自己。
事实上,认识自己,是根;取悦自己,是叶;成就自己,是果。

认识自己:看清本心
人海茫茫的一生之中,最陌生的人往往是自己。
因为面对周遭的花花世界,我们是很容易被带跑偏的。
以至于慢慢地,我们总忙着去了解世界,却忘了问问自己究竟是谁。
陶渊明在官场浮沉十三年之久后,终于看清自己“性刚才拙,与物多忤”。
为了认识自己,他慢慢地找到了自己,或者说在官场的阅历里,他慢慢靠近了自己的内心。
于是,他才有那份“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决绝,以及果断辞官回归田园的决心。
当然,他很清楚自己这样做,不是为了彰显清高,而是对自己本性有了更为清醒的认知。
于是,在后来退回田园的时日里,在“采菊东篱下”的悠然心境之中,他真的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
认识自己,这不是什么口号,而是一生的功课。
就好像一个人只有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他才有目标和方向去做。
而这样做,其实也比想做什么更重要。
因为终究自己也会知道,知道自己要什么,比别人给什么更实在。
取悦自己:安顿此心
人生苦短啊,活着不是为了活给别人看,而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心。
而要想对得起自己,那么我们唯有先学会取悦自己。
只有先把自己取悦了,日子才能慢慢过得更为轻松、自在、从容一些。
此外,也千万不要把别人的喜好当成了标准,因为那样做,你终会迷失自己的路。
其实,人在取悦自己的时候,才是他活出成熟和通透的时候。
因为他不需要违背内心的选择,而做出迎合他人的选择。
这不是说自己不懂世故,恰恰是因为懂得为自己而活了。
然后,自己也知道做什么,以及怎么做,才能让自己真正快乐起来。
作家林语堂说:“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配角。”
人生在世,取悦自己,是在浮躁世界里,为自己的心建一座安宁的庭院。
你要知道,自己不可能完美,也不能会得到所有人的喜欢。
所以,与其迎合别人而委屈自己,不如取悦自己而珍惜余生。
这样,凡事简单一点,倒是能把日子过得更为开心、愉悦。
成就自己:活出价值
人的价值,靠自己来摸索、成就。
可以说,人人都是这个社会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与其为了别人而改变自己,不如为了自己而成就自己。
最起码我们要明白,每个人的使命不同,不必活成别人的翻版的道理。
所以,及时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相信自己哪怕当下的舞台再小,最终也能演出精彩。
尼采说:“你要成为你自己。”
成就自己,前提就是你得先成为你自己。
成就自己,不是活成别人眼中的成功,而是活出自己认可的价值。
当你忠于内心,世界自会为你让路,并且谁也击败不了你。
人这一生,说到底,就是一场场戏,而主角永远是自己。
认识自己,才能不让自己迷失方向;取悦自己,才能不让自己辜负时光;成就自己,才能不让自己白活一场。
当你开始为自己而活时,那么属于你的整个世界都会变得明亮起来,松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