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报名热度再创新高,百万考生挤着考公
2026 国考报名快到截止时间了,截至 10 月 21 日下午 4 点,全国已经有 172 万多人提交了报名申请,其中 126 万多人通过了审核 —— 比去年同期多了 14.65 万人。
这个数字远不止 “超百万” 那么简单,光是单日新增报名人数就快 38 万,有机构预测,最终报名人数会突破 380 万,比 2025 年的 341 万又高了一截。
现在平均下来,每个岗位要 32.36 个人抢,比去年的 28:1 竞争更激烈。
最夸张的是头部岗位: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的 “教育处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就招 1 个人,却有 3353 人通过审核,竞争比直接飙到 3353:1,还有 354 人在等审核,比前一天的 2424:1 又刷新了纪录。
二、热门岗位啥特点?低门槛 + 好区位最吸人
翻遍竞争最激烈的十大岗位,能明显看出三个共性:
地域扎堆:北京占了 4 个,河南、贵州各 2 个,云南、福建各 1 个,显然一线城市和政策倾斜的地方最受青睐;
要求不高:像中国残联那个热门岗,本科能报的专业涵盖教育、中文等三大类,硕士更是开放 8 个学科,还不用基层工作经历,就只要是中共党员;
系统不局限:不只是中央部委(比如国家体育总局、文物局),水利、税务这些垂直系统的岗位也很火,比如河南封丘黄河河务局的岗位,竞争比都到 1562:1 了。
再看大家关注的国税系统,因为 “九大类专业不限、本科就能报” 的宽松条件,单这个系统就有 44 万多人通过审核,最高的岗位要 812 个人抢 1 个,妥妥的 “热门重灾区”。
三、冷热反差大:542 个岗位没人报
和这些 “香饽饽” 岗位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截至 10 月 19 日,还有 542 个职位没人报名,主要是三类:
要求太严:比如吉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有个岗,既要俄语专业、应届男性,还得有口语能力,连 3 个招录名额都没人报;
条件太苦:不少基层执法岗明着写 “工作条件恶劣”,还得夜间巡查、野外作业,没人愿意去;
专业卡得死:海关系统有些岗位,不仅限特定技术专业,还得有基层服务经历,一下子把大部分考生拦在外面。
地域差异也很明显:贵州因为政策倾斜放宽了门槛,竞争比快到 812:1,和北京、广东一起进了全国前三;而新疆、青海这些偏远地区的岗位,虽然补贴高,但报的人少,笔试合格线甚至能低到 100 分以下。
四、为啥这么热?就业压力下的选择
国考一年比一年热,背后原因其实很实在:眼下经济还在慢慢复苏,体制内岗位的 “铁饭碗” 属性,成了不少人眼里的 “避风港”。
加上考研二战的人和应届生凑到一起,报名人数自然往上冲。
而且应届生政策还在延续,70% 的岗位专门面向应届生,他们的竞争比(39:1)只有往届生(71:1)的一半,难怪那么多毕业生盯着国考。
有公考专家给考生提了个醒:别盲目挤 “万人坑”。如果有党员身份、基层工作经历,或者手里有专业技能证书,不妨选那些有报考限制的岗位,竞争能小不少;中西部的基层岗虽然条件苦点,但分数线有倾斜,晋升也有政策照顾,其实是个理性的选择。再
你若喜欢,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