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在山东东营取4万元被要求登记用途并查流水,银行报警又改口能办,他选择放弃
一边是新规释放“松绑”的信号,一边是柜台继续“加码”的要求,这事儿卡在普通人的生活里,真的有点别扭
今年8月,三部门发布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取消2022年版本里“个人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必须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的硬性条款
按理说,取现金只要合法合规,就不该再被层层设卡
可到了基层,不同城市、不同银行,执行就是不一样
先说那个上了热搜的片段
11月3日,周筱赟律师在东营某银行取4万元,柜台要求登记“1万元以上用途”,还要查看过往流水
双方僵持后,银行报警,随后又改口说能办理,周律师最终选择不取了
我能理解他当下的心情——支持反诈,可也希望边界清清楚楚,不要靠“临时加一条”
为什么同样的大额取现,到了不同城市、不同银行就像碰不同关卡?
有媒体跑去北京、郑州、长沙打听,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
北京某招商银行营业部说,5万元以上取现要带身份证和银行卡,虽然不用硬性预约,但要“预留核实时间”
工作人员还表示是否需要民警到场,要刷卡后才能判断,核心是防范诈骗
对分笔取现规避核查的想法,他们很明确——不建议,网点有数据记录
郑州这边又是另一套话术
民生银行某网点说,5万元以上要提前一天预约,本人办理只需银行卡,不用身份证
用途方面柜台会口头问一句,不用填单据
长沙的光大银行则要求5万元以上提前登记身份证信息并预约
柜台会核实用途,但无需填单或扫码报备,强调是常规防骗提示
更敏感的是北京的个别网点
有银行称,按警银合作要求,5万元以上取现需民警到场,2万元以上要查流水并填资金用途声明
就在11月12日,记者陪同陈先生在京取3万元
被要求填写用途声明,银行解释说是辖区派出所开会明确的做法
不过
这些“派出所规定”的说法并未公开统一文件佐证,究竟是区域联动还是各自加码,外界看不清
东营的氛围更紧绷
当地多家银行执行的门槛低于5万元,有的网点1万元以上就要扫码登记信息,理由是诈骗案件太多
站在柜台这头,谁不怕出事呢
北京丰台区今年上半年就曝出“几十亿资金被电诈”的数字,这种沉重的现实,让反诈系统和银行紧密联动
问题是,反诈的力度和金融服务的边界,不能靠临柜“自由心证”
我试着把几条线串起来
2022年,监管明确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要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
到了2025年8月,征求意见稿取消了这条硬性要求,释放出更注重风险提示而非一刀切的信号
11月初,周律师碰到“4万元也要登记、要查流水”的情况,随后媒体在北京、郑州、长沙多地采访,发现标准不一
同一时间,民众的反馈也在增加:有人只想拿点现金应急,却被要求填用途、查流水、预约、等民警
这不是“取款自由”不自由,而是执行口径的差别,正在变成真实的生活障碍
周筱赟的观点很直接:部分银行擅自降低核查门槛,层层加码的根源,是处罚机制不清晰
道理不难懂
监管红线不明确,网点为了自保,宁愿多问几句、再加一条
但加码到影响正常业务,谁来拍板说“不行”?
陈先生也说
银行应合规执行新规,不应过度加码影响市民的现金使用
这两句话把公众的期待说透了——反诈要抓,规则也要清楚
说点现场感受
你走进银行,大厅里排队的人不少,有人抱着文件袋,有人攥着卡,老人常常问一句“要不要预约”,柜员耐心解释“可能要核实一下用途”
当流程从“取钱”变成“讲述用途、填表、查流水、等民警”,时间就被切碎了
不是每个人都能腾出一小时,更不是每个人都能说清楚“取现金”的细节
比如做小生意的,今天付工钱,明天给供货商换现金,事情急,话不多,流程一长就耽误了
我并不否认反诈的重要性
北京有网点说“是否需要民警到场要刷卡后判断”,这背后是真实的风险筛查
但公共服务的温度在于“怎么做”
如果是口头提示、简单识别、针对性拦截,大家都能理解
如果是“一刀切降门槛”“统一要求查流水”,那就会把合规人群推到柜台外面
我们常说“让规则有温度”,在银行柜台,这句话是让人拿得到钱、也感受得到信任
到底什么算“违规加码”?
目前监管并未明确定性
这也是让一线最头疼的地方
如果出现“擅自降低核查门槛”,该怎么罚、罚到哪一级、罚什么内容,最好有清晰的条文和操作指南
这不仅是给柜员减负,也是保护储户的基本权益
反过来,储户也该理解风险提示
遇到柜台合理询问时如实回答,别为了“快一点”而绕规避
接下来几天可能会有一些变化
风声已经起来,公众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更多经历,银行和监管层很难再沉默
如果各地银行临时优化流程、明确“哪些要查、怎么查、查到哪一步”,舆情就会降温
更关键的是监管的说明
如果能明确“红线”和处罚标准,基层执行就有了尺子
公安和反诈中心如果能把“警银联动”的具体规则公开化,让人知道什么时候需要警力协助,为什么协助
那种“被报警”的尴尬也会少很多
我最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看得见的改进
大额取现该提示就提示,涉及风险该核就核,但别把“取现金”变成“解释人生”
每一笔钱都有自己的去处
每个在柜台前停下脚步的人,也应该被温柔对待
反诈与便民,并不是非此即彼
规则明确、执行适度、信息透明,这三件事都到位了,银行里的队伍就会走得更快,社会的信任也会慢慢回到柜台前
来源:上进山缺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