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考公8年15次没上岸,我终于懂了原因

每次公考落败,我都安慰自己:高考语文130,申论50,平均也算过线了。朋友看着我写的大作文,只扫一眼就说:“不是你笨,是

每次公考落败,我都安慰自己:高考语文130,申论50,平均也算过线了。朋友看着我写的大作文,只扫一眼就说:“不是你笨,是你没学会用‘考公思维’答题。”这话我当时不服,但现在真懂了。

他说得对。我们写申论,总是用学生思维,不像公务员写公文那样讲规范、讲逻辑。我朋友备考时天天读《人民日报》《学习强国》,模仿那种表达。我才意识到,自己光刷题没积累,写出来的东西自然没那个味。

后来我请教了几个上岸的朋友,他们总结得很实际。行测题多时间紧,不可能全拿下,要有策略。言语理解、判断推理、资料分析这三块分高,要重点突破。数量关系太难的题果断放弃。真题一定要掐时间练节奏,错题要反复研究。

申论就更靠积累。小题要踩分点,从材料提炼要点;大作文要有结构、有规范。“五段三分”最稳妥:开头点题、三个分论点、最后升华。多用政策热词和案例,字也要写清楚。

考场上也别慌。行测不该从头做到尾,先做资料分析,常识题放最后。不会的别死磕,常识题蒙也要有技巧——语气绝对的多半错,温和的反而对。

但最难的是心态。考公拼的不只是聪明,更是坚持。身边那些上岸的人,几乎都能稳稳地每天学习,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我自己反思,最大的错是太贪——资料买一堆,课报一堆,结果样样都浅。真正有用的,是选一个懂的老师,一个体系,学透它。

现在我还在路上,但心态不一样了。每次没上岸,都让我更接近上岸。希望你也能早日“一举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