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双相情感障碍误当 “情绪反复”,其实它是多因素作用的精神健康问题,核心成因主要有这几点:

1. 遗传是重要基础
双相有明显家族聚集性,若父母、兄弟姐妹等直系亲属患病,本人患病风险会显著高于常人。但遗传只是 “易感种子”,并非绝对会发病。

2. 大脑 “情绪调节器” 失衡
情绪靠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调控,双相患者常出现这类递质紊乱 —— 躁狂时多巴胺可能过多(兴奋冲动),抑郁时血清素可能不足(低落无力),这是生理层面的调节问题。

3. 心理社会因素是导火索
遗传和生理是 “底子”,生活中重大刺激常是 “引爆点”,比如学业 / 工作高压、亲人离世、失恋、家庭矛盾等,长期压抑环境也可能激活患病风险。
4. 其他生理因素叠加
大脑结构异常、甲状腺等内分泌紊乱,或部分药物副作用,也可能加剧调节紊乱,诱发症状。
提醒:双相不是 “抗压差”,若身边人出现 “躁狂时精力爆棚、抑郁时悲观厌世” 的反复状态,别指责,建议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