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民间故事:谁偷走了太白山的“天灯”?

你听过太白山半夜有“天灯”自燃,却没人敢靠近的怪事吗?那光,不是火,也不是星,据说和两位神仙的千年较量有关。这事得从秦岭

你听过太白山半夜有“天灯”自燃,却没人敢靠近的怪事吗?

那光,不是火,也不是星,据说和两位神仙的千年较量有关。

这事得从秦岭深处的太白村说起。

村里人世世代代靠山吃山,敬山如父。

老一辈都说,太白山是“通天之山”,山巅云雾里住着神仙。

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在院里摆上腊肉、米酒,朝山磕头,求“山神爷”保佑来年风调雨顺。

这习俗,传了上千年,没人敢马虎。

可有一年,怪事来了。

腊月二十三的夜里,本该在山巅亮起的“天灯”,那团千年不灭的幽蓝光火,竟消失了!

山下村里的老祭司阿旺吓得脸都白了:“天灯灭,神仙怒,大祸要来了!”

果然,第二天起,山里怪事不断。

泉水变苦,野兽乱窜,连村口那棵三百年的老松,一夜之间枯死了。

村民人心惶惶,都说得罪了山神。

就在这时,村里来了个白胡子老头,穿一身粗布道袍,拄着根拐杖,笑眯眯地说:“你们的天醖灯不是灭了,是被人偷了。”

阿旺忙问:“您是哪位?谁敢偷神仙的灯?”

老头捋须一笑:“我姓李,人称老君。那灯,是元始天尊设下的天地灵枢,镇着秦岭龙脉。如今灯失,龙脉将乱,山崩地裂,百姓难安。”

众人一听,腿都软了。

可老君又说:“别怕,灯没出山,就在太白深处。但要找回它,得靠你们自己。”

村里最胆大的猎户巴图站了出来:“我去找!我从小在山里跑,不怕鬼不怕狼!”

老君点头:“好。但记住,灯在虚无之穴,只有心无杂念的人才能看见它。若心存贪念,看见的,只是自己的影子。”

巴图背上干粮,跟着老君给的一张古图进山了。

山路险峻,雪深没膝。

走到半山腰,他遇见一个穿青衣的老人,坐在石上吹箫,箫声凄凉,听得人心里发酸。

“小伙子,找什么?”青衣人问。

“找天灯。”巴图答。

青衣人笑了:“天灯是我收的。这山,本该归元始天尊管,可太上老君偏要插手,我不过是给他点教训。”

巴图一惊:“您……是元始天尊?”

“正是。”他淡淡道,“老君自以为慈悲,却用‘道法’压制山灵,我取灯,是为唤醒龙脉,让山归山,人归人。”

巴图懵了:原来神仙之间也有争斗?他想起老君的话:“心无杂念,才能见灯。”

他忽然懂了,不是谁对谁错,而是人心,才是关键。

他跪下说:“天尊,我们百姓不懂神仙之争。我们只求一口甜水,一片好林,孩子能长大,老人能安眠。您若真为山好,就让灯回来吧。”

元始天尊沉默良久,箫声渐止。他抬头望天:“千年修行,我竟不如一个凡人通透。”

他一挥手,幽蓝的光从山腹升起,缓缓升向山顶,天灯,回来了。

老君不知何时也出现在山巅,笑着对元始天尊说:“你我争了千年,一个要无为,一个要有为,可真正懂‘道’的,是这些敬山、爱山、守山的人啊。”

两位神仙相视一笑,云雾散开,星光洒落。

后来,太白村的腊月祭,多了一项规矩:不许求财求官,只许求“山安、水净、人心正”。

这故事告诉我们:神仙再大,大不过民心;道法再玄,玄不过人情。

真正的“天灯”,不在山巅,而在每个人心里。

那盏不被贪念吹灭的良知之灯,才是照亮人间的永恒光芒。

谁说神仙不接地气?他们争的,其实是我们心里的那点光。(民间故事:谁偷走了太白山的“天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