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历史上,大规模销毁抢占市场的行为通常都是某个大事件的开端。比如说波士顿倾茶事件,1773年,美洲城市波士顿的市民将英国船上的342箱茶叶抛入波士顿港,从而拉开了轰轰烈烈的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再比如国人所熟知的虎门销烟事件,1839年,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毁了英国人向中国输入的鸦片,从而引发了著名的鸦片战争,中国也从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转变,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谁知道,时隔这么多年之后,德国竟然也要开始一场销毁外国产品的运动了,而这场运动要销毁的产品,赫然是在中国生产的电动车,这就使得事件事情变得好玩起来了。那么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细细说说。
这个事的起源在于大众的电动汽车在中国和德国之间的差价过大,此前时代君就八卦过这个事儿(大众奔驰相继投降:新能源赛道上未来还有德企的位置吗?),像同样的ID.3,在中国卖15000欧,在德国则卖40000欧,整整相关了25000欧,折合人民币将近二十万元,虽然说德国人富裕吧,也不愿意白花这20万不是。
于是毫无悬念地,就有企业开始想办法往德国倒卖中国车了。这次出头的是一家名为格雷戈里·布鲁德尼汽车贸易公司的企业,这家企业从中国进口了22辆上汽大众生产的ID.6X电动车,并且支付了进口关税,以及履行了一切必要的手续使这些车能够在德国完成注册,正常上路行驶。
这无疑触动了大众德国公司的利益,大家都去买上汽大众的廉价车了,同款的德国生产的车卖谁去?这不仅是大众德国公司的问题,还涉及到该公司十几万的员工。汽车卖不出去,这些员工失业,那岂不是要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吗?所以这种“跨国窜货”的行为,德国大众第一时间表示不能忍,并且反应很激烈。直接起诉该贸易公司,要求汉堡法院没收并销毁这22辆车,并且更无耻的是,还要求这家贸易公司承担销毁车辆的费用,每台车高达15000欧元。
但是人家贸易公司履行了所有的车辆进口手续,也按德国法律要求去注册了,大众跳出来这一出算怎么回事呢?你说销毁就销毁啊?凭啥?
对此,大众也给出了相应的说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理由:
1、在中国生产所谓ID.6其实是德国的ID.4的七座版本,所以你不能打着ID.6的旗号去卖。
2、上汽大众ID.6X电池为84.8 kWh,德国大众ID.6电池为82 kWh。电池不一样。
3、软件和设置不同,比如在欧洲销售的车型必须强制装备eCall自动紧急呼叫系统,而中国则没有此项规定,所以这些车都没装。
4、中国生产ID.6X车辆在充电接口和充电器标准不一样,不适合欧洲。这个很多有留学经验的同学都有体验,一般出国前都要买一个转换插头,把中国接口转成德国的。
5、该企业的行为,会给购买的用户带来混乱体验,同时也会引起大众的售后网络无法解决的问题。
虽然看起来这几项都是比较好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大众态度极其强硬,非致这22辆无辜的车于死地不可。说实话,真实目的大家也都清楚。
目前的情况,在法院做出裁决之前,格雷戈里·布鲁德尼汽车贸易公司将被禁止在欧盟范围内使用大众汽车徽章和ID.6进行商业用途,而这22台返销到德国的上汽大众ID.6X目前也被扣押在法院仓库等待最终判决,悲催的是,扣押期间每台车每月还有800欧元的监管费用。这也够这家可怜的公司喝一壶的。
无论结果如何,这都将是电动汽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想必最终结果这家小小的贸易公司败诉、并且彻底被大众销售体系踢出去也是可以预见的。接下来,很可能这家贸易公司一怒之下,全面投靠中国电动车企业。在国内大力宣传买大众车的都是穷鬼,只有买先进、时尚的中国电动车才有面子。最后中国电动车全面占领德国市场,引起德国企业的强烈反弹,开始闭关锁国,在中国的强烈抗议和维护自由贸易的要求之下,德国民族情绪激昂,后续又出现了多起抵制中国商品、虐杀中国侨民的事件,最后中国为保护自由贸易和侨民安全,派出航母战斗群、核潜艇与德国开战,最终德国战败,与中国签订了《汉堡条约》,从而中国商品可以自由在德国境内流通。
这一天会远吗?我们将拭目以待!
喜欢本文的话,欢迎关注活在信息时代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