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德媒:安世半导体才值几分钱?欧洲没抢对地方,真正值钱的是中国

哈喽,大家好,安叔这篇国际评论,主要来分析荷兰控制安世半导体,这是最昏的招了,因为对我们而言一点影响都没有,在欧洲的总部

哈喽,大家好,安叔这篇国际评论,主要来分析荷兰控制安世半导体,这是最昏的招了,因为对我们而言一点影响都没有,在欧洲的总部已经不值钱了,真正值钱的却是我们中国。

说起针对安世半导体的这场行动,再次体现了西方国家的无耻行径,看到有人比自己强大,威胁到了他们的利益,这帮人就不乐意了,想尽办法进行打压。

安世半导体这是在汽车,航天等领域的重要芯片供应商,之前属于他们荷兰,但现在已经是属于我们中国闻泰科技旗下的一家公司。

在我们手里,可比在人家西方人手里强多了,业务板块不断变大,这可让荷兰那边眼馋得不得了,9月30日,荷兰那边就打着为了国家安全的旗号,直接就把安世半导体给冻结了。

而且还直接把中国籍的重要管理人员都辞退,将股份全部交给了第三方来进行管理,这行为摆明了就是想要霸占安世半导体,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控制全球芯片的供应。

就连德国那边也有人对荷兰的行为表示赞赏,认为他做得对,是在维护欧洲的利益。他们的想法很天真,认为控制了企业,就能控制了产业链。

毕竟全球业务都是由安世半导体对接的,控制了企业,订单无法正常交付,控制权自然就易主了。算盘打得很好,只可惜他们还是打错了。

安世半导体的公司是受到了影响,但供应链和订单的交付丝毫不受其影响,照常交付,照常运作。

估计这情节都把欧洲那边给看傻了,想不明白这到底怎么回事,明明企业控制权在自己手里,为啥还一切正常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别看安世半导体企业总部是在你们荷兰,但相关产业链以及工厂全都在中国境内,任何订单的芯片都是从我们中国这边出口的。

这就相当于,总部只是负责牵线搭桥的,而真正与他们打交道发货的实则是我们,任何一个买家看的并不是中间人,而是发货人的实力。

说句不好听的,这个人脉我们也有,也可以完全不依靠总部,照样可以继续与他们做生意。

就拿安世在东莞工厂来讲,光这家工厂就承担了安世出货量七成的生产,而且工厂周边有着十分完整的产业配套。

芯片制造,生产,原料采购,设备维修都有,根本就不需要像欧洲那样还需要打包到下一个工厂去进行下一步的步骤,我们直接就可以在当地直接实现。

仔细想想,这能省下不少的时间和运输成本,这种完善的制造能力,在欧洲是想都不敢想的便利。

说白了,冻结的总部就相当是一个光杆司令部,枪支和弹药都在我们自己手里,主动权自然就还在,真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在中国成立个总部也都不是什么难事。

就连德国媒体《世界报》针对这件事情的评价都是负面的,认为荷兰的行为很愚蠢,自认为掌控了一切,实则自己反倒成为了那个小丑。

当地时间10月31日,德媒《世界报》表示,荷兰政府在强制接管安世控制权一事上犯了个错,但错不在“抢”,而是抢错了对象。

这可真是闹了一个大笑话,相当于抢劫还没有抢对地方,一下子就成了世界笑柄。但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安世半导体之所以能在半导体领域话语权那么大并不是在自己本身,而是因为我们中国。

就这么说吧,安世半导体所供应的芯片大部分都以汽车,航天为主,他们的芯片技术不是不可替代,毕竟也不需要太先进的制程,因此突破和追赶的难度并不大。可为什么人家,却能在该领域难逢敌手呢?

这个答案很简单,技术上不存在护城河般的优势,但在价格上却很便宜,对于成本的把控十分极致。

就这么说吧,欧洲那边也有代工厂,同一款芯片在我们这边生产就是要比他们的便宜,而且性能还好,不存在任何阉割。

有人做过统计,双方差价不过才几分钱,至于能有这么大的优势吗?

咱可别不拿豆包当干粮,一块芯片几分钱或许并不多,可安世一年的供应量至少是几十亿甚至是上百亿颗的规模,几分钱的差距这可就大了。

一颗你不嫌多,上百亿颗那就是天文数字,而实现这一点,全是靠我们这边完整供应链的支撑。

从原材料,设备,人才,甚至是芯片封装测试,我们这边都具备,并且效率极高,产业链完备,效率巨高,这是欧洲那边不具备的能力。

如果想要在欧洲实现这么大的产能倒也不是不可能,只要猛猛砸钱,安心磨合几年技术也能够实现。

可问题在于这成本谁来承担,而且中国那边可不会等着你成长起来,到了那个时候,你欧洲建造起来的本土供应链依旧没有任何优势。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是欧洲能够组建相关产业链,之前依赖安世半导体的大众,宝马等一众欧洲车企,他们能等得了这么长时间吗?

就算是能等,结果你们给出的价格还要比安世的贵,你觉得他们会接受吗?欧盟那边野心勃勃,推出所谓的《芯片法案》拿出430亿欧元来自建相关芯片产能。

钱是不少,可惜时间不等人,此时他们采取这个行动已经是晚了。

再者说价格低几分钱,对我们而言其实也无所谓,因为销量大根本不愁卖,这成本自然也就均摊出去了。

这巨大的优势,让欧洲那边只有眼馋的份,他们想要复刻根本就复刻不出来。就算真要做,原材料这关他们就过不去,不想想你那原材料供应里面少得了中国二字吗?

欧洲这么做是眼馋我们在半导体领域的进步,也是一场政治作秀。

荷兰敢对安世半导体下手,这背后可少不了美国的暗中授意,要不然凭借荷兰自身的体量,他们是绝对没有这个胆子的,

中美贸易战一直都没有结束,而最近几年我们在半导体领域的进步让美国感到前所未有的害怕,之前制裁和打压那一套已经没有任何效果了,美国这是再次收紧了制裁手段,想要以此来逼迫我们让步。

毕竟稀土,关税等方面问题,美国如今也是需要更多的筹码来跟我们谈判,安世半导体就是一个很不错的筹码,只可惜他们的计谋被我们给识破了。

现如今的局势已经是变了,之前是谁拥有企业控制权谁就有话语权,可现在并不是,是谁掌握了实际产能,掌握了供应链,才算是真的拥有话语权。

他们可以继续冻结,如果行为更过分,那么供应欧洲的某些原材料也会出现问题,这个后果他们能够扛得住,全靠他们自己权衡了。

我们中国已经不再是规则的适应者,而是规则的制定者,很显然美西方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总想着用霸权来威胁我们。

这次算是吃了一次大亏,就看后续欧洲能不能长记性了。在我们这里,或许一个规则也要变了,那就是值钱的不再是企业的招牌,而是产品的好坏。

不过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在半导体领域我们依旧对比美西方有差距,尤其是是在高端制造领域,不过随着我们国内晶圆厂和代工厂的不断发力,突破也只是早晚的问题。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我们正在鼓励半导体行业采取人民币结算,这样一来能减少美国的干扰,削弱美元的霸权。

这点之前我们或许做不到,但凭借现在的我们绝对可以。相信在不断的努力下,完全的突破也就只是时间问题,而这一天已经离我们不远了。

信源:观察者网 全球车企到处找芯片,“最终都得跟中国坐下来谈” 2025-10-30

新浪财经 《突发!闻泰科技147亿元半导体资产冻结》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