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的宣传角度来说,NPD概念的火热它是有个好处的,就是能够激起人们探索心理问题的好奇心,并且能够深刻认识人格障碍这种现象所产生的本质。
许多人进入社会,人际关系阅历不足的时候,会很容易遭受他人侵犯。职场、生活等关系时就会遭遇他人的控制压迫,会存在被侵入边界,内心感到不适的过程。
不了解NPD以前,还不是太懂,对于人的认识会比较片面。别人打压我,是脾气不好;别人欺负我,是性格问题,只会从这些角度来考虑。
可是当深入了解NPD,真正去了解人格障碍等知识以后,人的眼界会变宽,变得开始能够客观、合理地去认识问题了。
原来人的心理还没有这么简单,是会存在异常的现象。

要是身边有人频繁打压我、控制我,那么这个人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不是我的错,错的是他们。
如此一来,人的罪疚感就能减轻许多,不会过多感觉消沉和具有压力,也有起着修复创伤和自我调整的目的。
对于NPD知识的了解,向来我是持支持态度的,普通人多了解点心理学知识并没有坏处,它能够开拓人的眼界。
当然,事情有利就有弊。利的是知识层面得到拓展,弊的一面就是NPD可能会成为某些人的挡箭牌,外归因的理由。
有的人生活过得不顺,人际关系过得不好,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给别人贴标签。只要有人让我不舒服,我心情不好,对方就是NPD,贴个标签来掩盖自身的心理困境。
这种人也有,而且在人群里也不是少数。
他们最明显的特征是“批判”,倾其所有的去进行诋毁,用偏激、冲动性的语言来形容事情,给别人扣帽子。

讨论的时候,NPD这个概念可能会成为一些群体投射的对象,从而加重其心理问题。
这个比较常见的就是BPD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群体了。BPD经常会遇到NPD的群体,情感、工作受到创伤以后,就会大肆批判NPD的做法,觉得自己很惨,自己过得不好都是NPD害的。
然而过度批判的背后,往往也会掩盖其BPD本身的情绪化问题,自我形象不稳定,人际关系边界把握不好,这些都有可能存在。
太过于偏激讨论NPD,总是抱着批判、指责NPD的态度,也不见得会是一件好事。
NPD需要的是理性讨论,要想真正从NPD的伤害中走出来,最需要的是复盘。就是理解这个现象的本质,为什么会发生,对方为什么会这么做?
理解过后,自己再想办法应对,以后要是再遇到NPD人格的人,该如何保持边界,不要再被其情绪、行为所影响。
这个才是面对NPD,正确理解NPD好的态度。

客观、中立、心平气和地去看待,边看边修复创伤,渐渐地人就能从难受的情绪里走出来了,有这么一个发展的历程。
从理性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对于NPD的讨论,只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角度去谈就行。阐述事实,平和地看待过程,得出结论就好;
至于那些太过极端,什么NPD都是坏人、千刀万剐的说法,这个可以辩证看待。导致NPD的情况不同,也不能一概而论,还是得具体了解情况以后再去进行分析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