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十四艺节·群星璀璨 | 群星奖小戏小品:一滴水里见暖阳

近日,第二十届群星奖戏剧终评分3场在四川成都举行。通过小人物、小事件、小切口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描绘生活,是群众文艺的特

近日,第二十届群星奖戏剧终评分3场在四川成都举行。通过小人物、小事件、小切口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描绘生活,是群众文艺的特点和优势。在戏剧类作品中,小戏小品占比最大。小戏小品是如何观照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的?又是怎样以小事件折射大时代的?记者在群星奖戏剧终评现场展开了观察。

观照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我们很注重传统和现代的有机结合。在作品中我们借鉴了歌剧的表现方式,独唱、合唱、交响乐都有,还注重处理文艺供给满足人民的在27件入围群星奖的戏剧终评作品中,保安、保洁、保姆、网约车司机、小商贩等角色,堂堂正正地“立”在舞台上。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被放大、被珍视,构成群众文艺创作始终如一的人文底色。

广东小品《热点》将目光对准网约车司机,讲述其“救人反陷困境”,意外成为网络热点的故事,展现了小人物在舆论漩涡中的无奈,兼具戏剧张力与现实反思。结尾一句“不懂什么是热点,只知道人情不能凉”,立刻让人想到身边事乃至自己的生活。

福建小品《我AI我家》跳出“陪伴”的刻板叙事,通过子女和父母的各自反思拓展出双向视角,既摆脱了“悲情控诉”,又让代际关系更加深刻。

中华全国总工会宣教部报送的小品《等等灯》中,“灯”不只是照明工具,也是剧中外卖员、程序员、网约车司机等“深漂青年”对于希望的具象投射。开灯、关灯之间,彼此性格、信念、梦想产生激烈碰撞,同一屋檐下矛盾的产生、激化、解决,反映了当代青年的不同生存策略与共同生活目标。

台上人物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鼓励的那一刻,很多观众的眼眶湿润了,因为奋斗的心境是那样相似,对未来的憧憬是那样一致。

自然流淌生活质感

“直扑生活、直面现实、直抵人心”,原空军政治部文工团一级编剧王俭用三个“直”字概括了群星奖入围终评戏剧作品的共同特质。这种“直”,本质上是对生活真实的发现和尊重。

群众文艺创作者扎根基层,笔端自然流淌着生活质感。

上海小品《无障“爱”》和北京小品《春天厨房》都聚焦特殊群体。前者以视障群体的角度,于生活细节中表达心声,情感细腻;后者关注血液病的病患家属,展现他们乐观坚韧的精神状态。记者发现,这两部作品在剧本修改上形成了鲜明对照。

“我们不改剧本。因为其他人可能在演生活,而这部作品就是我们的生活。”《无障“爱”》编导王丽鹤在涉及作品视角的关键点征求演员们的意见时,得到了这样坚定的回答,因为这部小品的演员就是视障人士。最终,作品坚持视障群体本色登台。“宁要有棱角的真实感,不要修饰出来的完美。”她说。

《春天厨房》创作团队去作品原型地——血液病患者家属开设的共享厨房北京“小白春天”采集素材时,被看到的景象“镇”住。“我们怎么也想不到厨房里充满欢笑,大家对生活充满信心。”演员李赫告诉记者,团队当即决定推翻作品预设,按所见与所感来创作。此后,剧本历经三轮修改、十易其稿,都保持住了乐观积极的主基调。

小事件折射大时代

小切口,“小”并不是普通,而是应具有独创性和唯一性,体现创作者对生活的细微观察和深层思考。

戏剧作品中,无论是修一双鞋、送一份外卖,还是一场家庭聚会,都能巧妙勾连老龄化、青年发展、文化传承等时代议题。

江苏淮海小戏《解决问题》从镇长“内急如厕”这一独特视角,撕开官僚主义的面纱。作品赢在其题材和内容均捕捉基层治理痛点,令观众捧腹又心服。

湖南戏剧小品《新定军山》以“父子冲突”这一小家庭场景,展开了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剧中,作为京剧演员的父亲与“沉迷”直播的儿子,化身“老黄忠”与“小哪吒”。舞台上,一边是黄忠的戏服,一边是直播的器材,服化道设计简单,却表意明确。中国剧协原分党组书记季国平认为,这类有思想内涵与艺术魅力的小戏小品,让文化传承的宏大命题变得具体、易懂,在感染力之下增添说服力。

当然,以小见大并非“越小越好”或“大小不当”。有专家指出,部分作品情节推进散乱,有的作品主题升华刻意,还有的作品思想负载过重。

因此,小切口需要把握分寸:要小而精,击其一点深入挖掘,忌贪大求全;要重情感,靠情感和形象感动人,忌说教过头;要合情理,误会和冲突要在尊重人伦道德的前提下设计,忌生编硬造。

只有秉持真挚、真实、真诚的创作态度,让基层的声音被听见,让普通人的命运被看见,小戏小品这滴水才能折射出时代之光。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编:勾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