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76周年华诞。五星红旗在晴空下猎猎招展,激昂的国歌响彻四方,仿佛历史与现实的交响,引领我们铭记初心,以坚定不移之姿履行推动民族复兴的伟大担当。

在这普天同庆、共贺盛世的庄严时刻,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致敬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百年发展历程中“眼科泰斗”之一——吴静安教授。她,是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长、携手应对挑战的“光明守护者”,以毕生心血点亮无数患者的希望之光,用精湛医术与无私奉献,在眼科医学发展的长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北京协和医院程钢炜教授这样评价他的母亲吴静安教授:“她既有O型血的勇敢热情,不畏艰难困苦;又有医者的细致与理性。”吴静安教授在70余载的时光里,始终践行着对眼科事业的无限热爱!
由北京医师协会主办,北京医师协会眼科专科医师分会承办,北京茗视光眼科承制的“北京眼科老专家采访录”第六集,历经预采访、资料整理、正式拍摄及短片打磨等多环节,完成录制工作。
“北京眼科老专家采访录”
《吴静安教授:用70余载医涯静守微米之光》,正式上线
吴静安教授以四代从医的家族传承为深厚根基,将“医学非职业,乃事业”奉为毕生信仰,六十余载潜心深耕角膜领域。她自北京贝满女中启程,经中南同济医学院的系统磨砺,锤炼出严谨医风与仁爱之心;与同窗伴侣携手,将青春热血倾注于北大医院眼科。从甘肃义诊到赴美研修角膜移植技术,她始终恪守“厚德尚道”的理念,积极推动国内角膜专业发展,建立专业组、开设门诊、创办学习班,无私分享心得经验。即便退休,吴静安教授仍以“赠言”激励后辈,倡导“借鉴过去,面向未来,创新发展,砥砺前行”,将医者大爱与事业热忱代代相传。她对工作满怀热忱,做学问严谨深入,注重从机理层面理解与拓展,而非局限于经验知识的简单传承,为眼科医学事业树立了光辉典范。
吴静安教授简介

学习经历
·1956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疗系
·1962-1966,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院眼科研究生
·1983-1984,进修于美国韦恩州立大学Kresge Eye Institute角膜病临床与科研专业,获“Corneal FellowShip”证书
工作经历
·1983年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副主任
·1985年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人工晶状体中心副主任。
·1985年教育部批准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3年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1994年至退休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主任与人工晶状体中心主任
主要工作内容
·组建北大医院眼科角膜病专业组,开展角膜移植显微手术、角膜接触镜配戴治疗、建立小型眼库;举办全国继续教育角膜病学习班6届,每届6个月。
·先后培养硕、博研究生17名;中华医学基金会CME学员2名,其他定向培养学员多名。
·对角膜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了多层次的研究;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角膜创伤愈合过程及疗效。
·建立了体外培养人角膜上皮干细胞的方法。
·曾任“实用眼科学”(第二版)副主编;参编参译专著多部;带领团队发表论文90余篇。
·主持并完成多项科研课题(卫生部基金、博士点基金、院所及自选课题)。
主要受奖情况
·多次获北京大学医学部个人先进教学奖;
·获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优秀论文奖;
·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主要社会兼职
·曾任中华眼科医学会角膜病学组委员
·北京眼科分会委员
·中国遗传学会眼科学组副组长
·曾任中华眼科杂志、眼科、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及中国实用眼科杂志6种杂志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