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贵阳贵安水稻、玉米等秋粮完成收获后,田间迅速掀起油菜播种热潮。与往年不同,今年无人机油菜种植成为“生力军”,为传统农业注入科技动能,绘就智慧农业新画卷。
在花溪区燕楼镇同心村的高产示范田里,一架无人机正按照预设航线匀速飞行,精准地将种子与肥料播撒入土。
花溪燕楼同心齐力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卢之俊介绍道:“以前在土地较平整的地方用播种机播种,地块小的人工撒播。今年在花溪区农业农村局的宣传下,我们也尝试采用无人机飞播。农用无人飞机有国家补贴,购置成本较低、作业效率高、基本不受道路通行条件限制,每亩作业成本较传统的播种机和人工撒播节省约80元/亩,真正做到了节本增效。”
据悉,无人机飞播种技术核心是搭载的智能播种系统,能按田块形状自动规划路径,用离心甩盘均匀播撒种子,亩均株数不低于传统种植,为高产奠定基础。同时,该技术推动农业绿色转型,种肥同播使肥料利用率提高30%,减少面源污染;精准施药降低农药用量25%,配合生物防治技术,可有效控制霜霉病、蚜虫等病虫害,实现生产与生态效益双提升。
今年以来,花溪区在省市农机相关部门指导下,强化与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探索利用低空空域资源服务农业生产初见成效。
花溪区农业农村局农机站站长彭勇刚表示:“目前我区的主要应用可以概括为三个场景:一是植保飞防,这是目前应用最成熟,范围最广的。二是农业辅助生产,就是现在正开展的油菜无人机飞播。三是农资物流运输,今年8月份我区在部分乡镇依靠人力资源运输的村组开展了农用物资和农产品的无人机吊运示范推广,在大幅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提升了运输质量。”
今年以来,贵阳贵安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深度融合低空经济与农业发展,通过无人机多场景应用,为传统农业插上“智慧翅膀”。目前,贵阳贵安探索“空天地一体化”农业服务体系,无人机作业25万亩次,生产效率提升80%,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贵阳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农机推广服务站负责人罗先锟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拓展应用场景。种植业方面,支持无人机植保、播种、施肥、病虫害监测,鼓励开展土壤墒情、作物长势及气象灾害等实时监测。养殖业方面,推广畜禽、水产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及周边环境定期排查。加工业方面,鼓励通过无人机采集生产数据,一码关联种养、运输、销售环节。流通业方面,支持开展生产物资、农业设备吊运,试点大载重农用运输无人机。服务业方面。探索无人机耕地保护、农事用火、清洗等智能巡检(服务)。”
记者:黄雷 罗晶
编辑:柴 梓
责编:王瑶瑶
审核:邝亚航
终审:谢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