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乍看富可敌国,千儿八百两银子对于薛姨妈来说,连眼都不带眨一下的。但真实的薛家似乎也并不富有。薛家早已衰败不堪,不但经济拮据,有家不能回,连住房都有问题。

红楼梦一开篇就点明薛家是金陵四大家族之一,祖上是紫薇舍人,后代不再做官,成为了专门的皇商。四大家族除薛家之外的三家,都是官宦之家,薛家能跻身入内,凭的就是钱多。
薛蟠打死冯渊,门子说薛家有的是钱,老爷断一千也可,五百也可。那冯家不过为的是钱。薛家根本不在乎是五百还是一千。
薛蟠在贾家家塾,打赏金荣,随便就是百八十两银子。刘姥姥全家一年的花费也不过二十两。薛蟠的零花钱都够刘姥姥花几年的,窥一斑而知全豹,可见薛蟠平时花销该有多大。
薛蟠被柳湘莲暴打,羞愧之下,要外出游艺锻炼。薛姨妈拿不准主意,薛宝钗劝道:就打谅着丢八百一千两银子,竟与他试一试。八百一千两银子在薛宝钗眼里,丢了就丢了,足可见薛家的经济实力雄厚。

如此看来,薛家确实有钱。可事实果真如此吗?仔细一推敲,我们发现薛家内里造就残破不堪,经济拮据,不过是勉强支撑薛家表面的空架子。薛姨妈宠溺薛蟠,即使窘迫,也要极力满足薛蟠奢侈的生活。
首先,薛家没有权势,薛家徒有四大家族之一的虚名,家族内部早已无可用之人。这从贾雨村乱判葫芦案能够看出。
薛蟠打死冯渊,只顾赶路,自有兄弟奴仆在此料理。冯家告状告了一年没人受理,贾雨村上任后在王子腾的授意下才了了此案。
冯家的目的书中已经讲明白了,只是为多得几两烧埋银子罢了。而薛家正好不缺的就是银子。处理这件矛盾很容易。自有兄弟奴仆在此料理,正确的处理办法不过是多给冯家点银子,私下解决也就罢了,不至于闹到对簿公堂的地步。

贾琏与鲍二家的偷情被抓包,鲍二家的上吊自尽,鲍二家人要告官。不等贾琏想办法,林之孝早已经替贾琏想好了解决方案,给鲍二家二百两银子私了。贾琏还找王子腾疏通关系,以绝后患。
同样是遇到人命官司,贾家奴仆早就想好了解决方案,并妥善处理。薛家却无人插手,任凭冯家告状。无论怎么看,贾家更像是大家行事。
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贾母说自然这样大家人口不少。你们白想想,那些人都是管什么的。薛家如果真的如贾家一般奴仆成群,怎么可能会没有一个主事的奴仆出来结局此事。只能说明,薛家根本没有可用之人,不像贾家一样奴仆成群。即使薛家有很多奴仆也是离心离德,对薛家不管不顾。

其次,虽有许多富贵的亲朋好友,但仅仅是表面和睦,真实关系并不亲近。
薛蟠出了人命案后,一年时间没有结果。薛姨妈如此溺爱薛蟠,第一时间写信给了贾家。王子腾是薛姨妈的亲哥哥,贾家收到了信件,想必王子腾也知道此事。一年多时间,没有结案说明什么?说明王子腾没有真心帮助薛家。否则,贾雨村上任之前的官员早就了了此案。
王子腾在京都任职,而且官职很大。贾雨村上任官员不会不给王子腾面子。迟迟不结案,只能说明王子腾没有打过招呼。也说明薛家虽然有很多富贵的亲戚,但真实关系并不亲近。

贾雨村判决葫芦案,审判薛蟠被鬼魂索命而亡。也就是说薛蟠名义上是死人,是要被注销户口的。这意味着薛蟠不可能再在老家金陵正常生活。薛蟠进京并不是因为薛宝钗待选和进京探亲,而是因为薛蟠不得不离开金陵,去外地投奔亲戚。
薛家表面上仍然富有,但真实情况却是经济拮据。一方面,薛家为表面的空架子,极力摆出一副富足无忧的姿态,任凭薛蟠铺张浪费。另一方面,薛姨妈和薛宝钗私下里省吃俭用,处处要求低调守份。

薛宝钗居住的蘅芜苑装饰简朴,没有一个值钱的摆件。薛宝钗不但只有一个丫环,而且自己做针织女工,处处替母亲分忧,甚至还要求未过门的邢岫烟不要穿金戴银。薛姨妈更是有勤俭节约的名声,香菱石榴裙脏了,还怕被薛姨妈骂。
薛家有家不能回,不得不离开金陵,背井离乡去投奔亲戚。薛家进贾府,是突然有人传报正在门外下车,是不请自来。这也难怪贾政一见过之后,就让薛家住进了梨香院。因为薛家根本就不是在京都有十来所房子,而是根本就没有地方住。

薛家真的富有吗?早已衰败不堪,不但经济拮据,连住房都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