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原创作品
作者:今天是2025年9月18日,我的账户又浮亏三万多,但是我今天超级开心。更准确地说,今天大概率是我交易生涯中一个特别的日子,值得纪念的日子。
说来也巧,恰好是我进入股市十周年左右。确切地说,是差一个星期十周年。但是我认真做交易,是从2020年开始的,所以认真交易到现在,也就五年的时间。
在这五年里,我其实只有几次,感觉到自己的交易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可是今年到目前为止,就有两次。按照我的感觉,这最近的一次,极可能就在今天。

今年的第一次感觉有进境,得益于我在5月8日那天卖飞了江苏银行。经过那次的卖飞,我的交易系统得到了升级。我目前的交易和操作,其实还是属于在适应这个系统的阶段。
这第二次,就是发生在最近,而今天,我感觉一切都清晰明了了。而且它和今年的第一次,在逻辑上是闭环的,是链接在一起的。这一次,是关于做双T的。也许,不应该叫做双T,因为它的内涵可能超过了做T本身。

这种双T,我之前只是偶尔做,并不认真对待。因为我觉得难度极大,只有在现金流枯竭的时候才应该偶尔尝试。但是,一切都是因缘际会。最近因为银行股持续下跌,加上我要调整到新的系统,我的现金流迅速枯竭了。然后,我做这种双T开始频繁了起来。
关于这种双T,许多大佬都在做,比如持有江宁杭组合,不断在三只股票之间切换。

我刚做几次,我就立即感受到了这种双T非常有意思,而它的关键根本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我曾经给大家说过它的最本质的内涵,是两个字,不知道有人还记得吗?我不会藏着掖着,后续我会单开文章和大家讲,这一篇只是记录今天这个也许很重要的日子。
我意识到这个本质的时候,我当时只是知道了它。但是今天的交易,让我从行动上得到了证明,从实践中体会到了它!于是,理论和实践都有了,理论和实践协调一致了,知行合一了。
注意:知行合一并不是简单地理论联系实践,虽然它是类似的。但是本文无意悉数探讨,因为这篇不是关于哲学的。我采用的是大众的说法,是方便大家理解。

我经常和大家说,我自己天赋极高,这不是自卖自夸。今天当我把一切都搞清楚的时候,我基本上已经确定我理解的本质内容是正确的。可能很多人做了很多年了,对它的理解还不如我做几天。这个发现有多牛呢?它让我意识到其实我不必非要有现金流的,或者更准确的说,不必非要消耗现金流的。
昨天在我的文章下面,有一个不是粉丝的讽刺我说:
你不是说(你对银行股)是越跌越买吗?你怎么不买了啊?!
谁说现金流枯竭了我就不能买?我昨天现金流就枯竭了。基于这个新的境界,我今天交易了29次。做T的收益仍旧上四位数。
诸位知道我现在是什么感觉吗?就是感觉自己打通了任督二脉的感觉,那种重剑无锋的感觉,那种杀人可以不用兵刃的感觉。

我过去有的时候一天T太多次数的时候,我曾经晒过频繁交易的做T记录。许多人说我简直堪比量化,我开玩笑回复说:我就是人肉量化交易机器。那么现在呢?现在我的账户可能真的进化成了一个小型量化对冲基金。
我甚至有点失落,因为有的时候薅羊毛薅得都有点内疚感。如果说我过去的我是一把人肉量化的镰刀的话,那么从现在开始,也许我会成长为一把人肉量化对冲的镰刀。我这样说也不是为了美化自己的系统,而是为了让大家多少先窥出些端倪。

这样的镰刀,更锋利了,可以比过去更频繁地挥舞。那是我希望的样子,那也可能是我讨厌的样子。注意,我并不是说这样的我可以更快速地致富。也许可以,也许不会。但是,我非常确信它可以让我更安全地慢慢变富。
不过,这里我要和大家说明的是,尽管这样的系统像一把更锋利的镰刀,但是它却是对股票不离不弃的。它的背后,是不离不弃,放得始终,才配得上最后的收益。想想现在那些银行股上涨的时候就追捧银行股,下跌了一段时间又极度贬低银行股的,那嘴脸真的很难看。
我会从现在开始不断打磨这一新的交易境界和状态,尽管我几乎已经肯定它是可行的。这种把握,是我深知我过去几年的交易经验,为什么是成功的。但是,交易的世界本身就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也许,最终的实验和总结会让我发现自己错了,到头来以为自己练成了神功,结果是错觉和幻觉。我不排除这种可能。
今天,其实有很多内容想写。但是,因为这个比较特殊,先写这个吧。我所有的内容,和有缘人分享,和投缘的人分享。新读者可能看不懂我在说什么,很正常,从连续剧的中间看肯定看不懂。
特此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推荐和建议。希望大家像看戏一样看我是怎么做的,如果能够有所启发,把学到的东西为自己所用。我无法教大家什么,我不想,也不被允许。我只是分享自己的股市经历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