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满清的“仁政”骗了200 年,翻了县志才懂:原来百姓连姓都不能选

文|老达子本文共2823字,阅读时长大约6分钟前言2011年,《甄嬛传》爆火,剧中四郎雍正的隐忍与甄嬛的权谋,让清宫宇宙

文|老达子

本文共2823字,阅读时长大约6分钟

前言

2011年,《甄嬛传》爆火,剧中四郎雍正的隐忍与甄嬛的权谋,让清宫宇宙成了国产剧的流量密码。

2020年,《清平乐》里的宋仁宗被夸仁厚,可同一时期,某平台发起的你对满清的印象调查里,63%的网友选了屈辱压迫。

一边是影视剧中的宫斗美学,一边是民间对满清的负面评价,这种割裂,恰恰藏着满清统治最真实的矛盾。为什么一个盛世王朝,会落得如此骂名呢?今天老达子就来带大家看看满清到底是怎么统治的~

剃发易服

1644年,清军入关,多尔衮下的第一道命令不是安抚百姓,而是剃发易服。《清世祖实录》卷17写得明白:“自今以后,京师内外,限旬日尽行剃发。迟疑者按逆贼论,斩!”

什么是剃发?就是把前额的头发剃光,后面留个辫子(也就是影视剧中的金钱鼠尾)。在今天看,这可能只是发型问题,但在明朝人眼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儒家文化的核心。

你剃我的头发,就是在否定我的文化认同,就是要我认贼作父。

于是,反抗爆发了。江阴城的老百姓说:“头可断,发不可剃!”典史阎应元带着6万人守城,打了81天。城破那天,阎应元对着南京方向磕头:“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最后,他被清军乱刀砍死,江阴城被屠,死了17万人。

嘉定的老百姓反抗,清军来了三次屠城(也就是嘉定三屠),连小孩子都没放过。

剃发易服不是改个造型,而是用暴力摧毁汉人的文化自尊。就像学者王泛森说的:”当一个人被迫剃掉头发,他就成了‘异族人’,这不是生理上的,而是心理上的。“

文字狱

如果说剃发易服是身体上的征服,那文字狱就是思想上的屠刀。满清的文字狱,狠到什么程度?

1663年,湖州富商庄廷鑨买了明朝学者朱国祯的《明史》稿本,补了崇祯朝的内容(比如写了清军入关前的满洲历史)。

结果被人告发,70多人被斩,株连千余人。更狠的是,庄廷鑨已经死了,清军把他的棺材挖出来,戮尸示众。

1711年,文人戴名世写了本《南山集》,里面提到南明的年号(比如永历),结果戴名世被凌迟处死,方孝标(书中引用过他的文章)被戮尸,家属被发配宁古塔。

1729年,吕留良案爆发:吕留良是明末清初的学者,写过华夷之辨的文章(反对满清统治)。雍正皇帝大怒,把吕留良的子孙发配到黑龙江为奴,著作全部禁毁。

文字狱的本质,是用恐惧压制思想。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里说:“清代的文字狱,比明朝更厉害,因为它连‘回忆’都不让有,读书人不敢写历史,不敢谈现实,只能去研究古文字、古书(比如乾嘉学派),本来该有思想的学术,变成了‘死抠字眼’的考据。

你看,满清不是治理国家,是统治奴隶,它要的不是文化融合,是文化灭绝。

八旗兵从开国功臣变成了国家蛀虫

1644年,八旗兵是满清的尖刀,努尔哈赤用八旗制度把女真人组织起来,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打明朝、打李自成,靠的就是这支部队。可到了清朝中期,八旗兵成了吃闲饭的祖宗了。

旗人不用干活,国家养着,《清史稿·食货志》卷126写:“旗人每月领俸银:马甲(骑兵)4两,步甲(步兵)2两,还有米4斛(相当于今天的200斤)”。

嘉庆年间,旗人人口达200万,财政支出占了全国的30%。而这些钱,都是从汉人农民身上收的赋税(比如地丁银,康熙年间每亩收3分,乾隆年间涨到5分)。

旗人还有司法特权,《大清律例》卷22规定:旗人犯盗窃罪,枷号(戴枷锁示众)一个月;汉人犯盗窃罪,杖责四十,流放三千里。更离谱的是,旗人杀了人,可以换刑,用打板子代替死刑。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看到北京街头的旗人:穿着华丽的袍子,提个鸟笼子,在街上闲逛,而旁边的汉人农民,穿着破衣烂衫,背着沉重的粮食。

使团成员在日记里写:“这个王朝的‘特权阶级’,已经烂到根子里了。”

闭关锁国

比八旗特权更致命的,是闭关锁国。

1757年,乾隆皇帝下了道命令:“关闭江、浙、闽三个海关,只留广州一口通商”。理由很霸气: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可他不知道,此时的西方,已经在搞工业革命了。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1807年,富尔顿发明蒸汽船。而清朝的官员,还在把西方的蒸汽机叫做奇技淫巧,有多可笑~

闭关锁国的后果,是中国彻底错过了近代化的机会: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清军的大炮还是前装炮(需要从炮口装火药),而英国的大炮是后装炮(射速快3倍);清军的战船是木帆船,英国的是蒸汽船(速度快2倍)。

这样的战争,怎么可能赢?

满汉一家从来都是谎言

满清皇帝总说满汉一家,可制度里的歧视,比口号更真实~

康熙年间的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中,满臣占60%;地方督抚(省长)中,满臣占70%(比如康熙朝的两江总督,10任里有8个是满臣)。

更狠的是,八旗兵驻防全国重要城市(比如江宁、杭州、西安),监视汉人士兵。《清会典事例》卷1167写:“驻防八旗兵,要定期检查汉人军队的武器,防止造反。”

《大清律例》卷2规定:“旗人犯了罪,不用坐牢,用‘枷号’代替;汉人犯了罪,要坐牢、流放”。比如,旗人打汉人打成了伤残,只需要枷号四十日;而汉人打了旗人,要杖责一百,做3年牢。

除此之外,旗民不能与汉人通婚的限制,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才废除旗民不通婚的规定。在此之前,旗人和汉人结婚,旗人要被削去旗籍,汉人要被治罪。

近代的丧权辱国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军输得一塌糊涂,不只是因为武器差,是因为满清的统治已经烂到根子里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林则徐在广州禁烟,道光皇帝一会儿说支持,一会儿说妥协。奕山(清朝将领)在广州打了败仗,居然向道光皇帝谎报大捷,说英军投降了。

1860年,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咸丰皇帝带着慈禧太后跑到热河,留下恭亲王奕䜣和谈,《北京条约》签完,九龙半岛被割走了。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不是因为北洋水师弱,是因为户部连续两年停购外洋船械。1888年,北洋水师成军,之后再也没买过新船;而日本每年把财政收入的30%投入海军,1894年,日本的吉野号(快速巡洋舰)比北洋水师的定远号快5节(约9公里/小时)。

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太后跑到西安,下了道诏书:“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意思就是只要列强满意,中国的东西随便拿。

结果《辛丑条约》签完,中国要赔4.5亿两白银,还要把北京东交民巷划给列强当使馆区(不准中国人进入)。

老达子说

有人说,满清不受待见是因为少数民族统治,其实这是偏见。唐朝也是少数民族(李唐有鲜卑血统),可它开创了贞观之治;元朝也是少数民族,可它的行省制度影响至今。

关键不是谁统治,是怎么统治。

满清的问题,在于它从一开始就没把自己当成中国的主人,而是中国的征服者:它用剃发易服摧毁文化,用文字狱压制思想,用八旗特权腐蚀制度,用闭关锁国隔绝世界,这些行为,不是治理,是掠夺。

今天,我们反思满清,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警惕统治的傲慢:一个王朝,如果不尊重文化、不改革制度、不重视民生,再强盛的盛世,也会变成屈辱的起点。

就像学者钱穆说的:“历史所重,不在胜利与失败,而在能否以民意为归趋”。

评论列表

不经意时
不经意时 8
2025-10-31 17:24
满清殖民者,和洋人开战之前,先预防性屠杀汉人,怕打输了,汉人造反。殖民者很清楚,汉满就是死敌
jhhxd
jhhxd 5
2025-11-01 13:37
满族就是剃了头的汉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