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不能让中国如意?特朗普誓要夺回阿富汗空军基地

据京报网报道,当地时间9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访问英国期间,再次将全球目光拉向阿富汗,他毫不掩饰地表示,美国计划夺回

据京报网报道,当地时间9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访问英国期间,再次将全球目光拉向阿富汗,他毫不掩饰地表示,美国计划夺回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的控制权。言辞中,他直接点名,中国是这次行动背后的“意图”,因为基地距离中国核设施仅一小时车程。这番话,不仅让国际媒体震惊,也让地缘政治观察者对中美博弈的深度和复杂性再次心头一紧。

特朗普一边猛烈抨击拜登当年的阿富汗撤军政策,说美国本可以留下一小支部队维持对巴格拉姆基地的控制,却被“轻易放弃”,另一边又将矛头指向中国,暗示若基地落入美国手中,将形成对中国西部的战略威慑。这种表态,无疑是典型的特朗普式风格——夸张、直白,但不失战略暗示。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声称,美国本可通过留驻军队或者外交施压防止中国“染指”巴格拉姆基地,但这些说法无一得到中方或阿塔政权的认可。

从地理和战略角度看,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的确占据重要位置。美国在阿富汗存在二十年,其核心目的不仅是打击恐怖主义,更在于在中亚插入一枚“战略棋子”,威慑中俄。过去的经验告诉人们,这样的野心往往事与愿违。阿富汗是内陆国家,长期战乱已让其成为“帝国坟场”,美军在此消耗巨大,却难以真正掌握长期控制权。特朗普面对如今美国财政紧张、巨额债务压力,想靠夺回基地重演霸权幻想,现实性几乎为零。

特朗普此番表态,也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他试图通过指责拜登外交失误来彰显自己的战略眼光,同时吸引媒体和公众注意力,将国内经济与民生困境的焦点暂时转移出去。在美国政坛,类似操作并不罕见,但在国际舞台上,这种“言辞先行、动作未必跟上”的策略却容易引发地区紧张。

从可操作性来看,美国即便有雄厚军力,也面临重重障碍。巴格拉姆基地自撤军后多年无人维护,设施老化严重,重新部署兵力和补给体系需要耗费巨额资源。同时,阿塔政权已经逐渐稳固,塔利班的掌控能力增强,对外部势力干预保持高度警惕,根本不可能轻易让美国再次驻军。更何况阿富汗政府明确表态,不允许任何势力利用本国领土威胁中国,这一点在王毅外长最近访阿期间得到了再次确认。

地区安全环境也在悄然变化。中亚和南亚的多方势力已对美军存在保持警觉,美军若再次介入,不仅可能触发武装冲突,还会成为区域安全风险的焦点。此外,美国国内舆论对海外战争的反感依旧强烈,再次卷入阿富汗可能引发巨大政治反弹。这些因素叠加,使得特朗普所谓的“夺回基地计划”,更像是一场政治表演,而非切实可行的战略操作。

这件事对中国的启示同样不容忽视。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若被美国重新控制,确实会对中国西部的战略安全形成潜在压力。但中国在周边外交和防务布局上早有布局。通过与阿富汗稳固关系,确保阿塔政权支持中方立场,同时强化国防能力,中国已有效遏制了可能出现的威胁。近期中国大规模抛售美债,7月份抛售超过200亿美元,美债持有总量降至约7300亿美元,这不仅是金融手段,更是战略信号,显示中国在应对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时保持高度警惕和主动权。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美关系的复杂性正在多维展开。一方面,双方在贸易、金融和外交上都在寻求和解与长期共存的可能;另一方面,双方又在军事、战略和地区影响力上进行博弈,为最坏情况做准备。特朗普言辞直白地展示了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敌意,但现实能力和局势限制了其可行性。与此同时,中国通过经济杠杆和周边外交稳固,表明即便面对挑衅,也能够以智慧和实力维护自身利益。

特朗普再次将阿富汗基地挂上台面,折射出美国在中亚战略布局中的焦虑和欲望,也揭示了当前全球多极化背景下的地缘政治博弈。美国想重演往昔霸权梦,几乎注定是空中楼阁,而中国正通过稳健的防务和经济策略稳固战略底线。

未来,中美博弈不会停止,但冲突风险也不会轻易放大。在这种复杂局势中,理性、稳健与战略清晰,将是确保国家利益和地区稳定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