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通知书基本就确定是诈骗了
今天扯点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就是经常能听到有人说,发论文后付款。怎么个后付款法呢?就是录用以后再付款。其实这个说法如果是对于普刊来说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对于核心来说,那就意味着有可能是一个骗局。总体来说就是不管你是发国内核心还是发国外核心,只要是核心,看到有人跟你说先录用拿到通知书以后再付款,那你起码一只脚已经进坑了。

首先来说国外核心,它是没有通知书这个概念的,它只有通知邮件或者是系统投稿反馈。也就是说,如果你投稿的话,通常来说是从邮箱或者是投稿系统来进行投稿的。通过邮箱的可能性大,因为国外整体来说,对于邮箱还是比较依赖的。所以如果你看到一个录用通知,无论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的,那大概率就是国内的人造的。
然后再说国内核心录用通知的这个事。首先我们把统计源核心排除在外,因为统计源核心有一些还是有录用通知。来说北大核心和南大核心这两个,是都没有录用通知的,是全体都没有。
其实最早的时候核心也是给录用通知的,但是某一年,北京的某某论坛期刊,发了一个录用通知,给某一个作者,然后这个作者就没有付款。具体的细节我不是很清楚,也不确定这个作者有没有通过代理来进行稿件的操作,但整体的结果就是,作者拿到了通知书,但并没有付钱,然后编辑部就顺理成章的把这个作者的稿件撤了下来。但是等到通知书上约定的刊期到了以后,这个作者做出了一个让人不太能理解的操作,他拿着通知书一纸诉状,把编辑部给告了。
这件事到最后毫无意外的当然是编辑部胜诉。不过闹了这么一场以后,中国所有的核心期刊都不再给出通知书了,防的就是这种二百五。要不怎么说每一个离谱的规定,后面都有一个更离谱的现实存在。
不过这也只说明通知书本身是假的。如果你看到一个核心期刊的通知书,那大概率这个通知书是代理假造的,但是也不能证明你的稿子没有被期刊录用,因为并不能排除代理就是想做这么一个录用通知来增加作者对于代理的信任,从而便于更好的收费。不过这样也就意味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很有可能稿件并没有录用,代理只是造了一个假的通知书来作为理由骗走你的尾款。
论文发表过程里,每一个细节都潜伏着一场大戏,而通知书只是一个道具,什么都说明不了的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