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为什么中国神话很少丈夫救妻子,主要是儿子救母亲?

中国的神话故事大量的“儿子救母亲”的故事,这与西方神话中常见的“丈夫救妻子”模式形成鲜明对比。在西方神话和传说中,“丈夫

中国的神话故事大量的“儿子救母亲”的故事,这与西方神话中常见的“丈夫救妻子”模式形成鲜明对比。在西方神话和传说中,“丈夫救妻子”是一个重要的叙事母题,通常涉及英雄为拯救挚爱勇闯冥界、对抗命运或击败邪恶力量。比如在希腊神话中,俄耳甫斯为救亡妻勇闯冥界;赫拉克勒斯与死神塔纳托斯搏斗,夺回妻子。而为什么在中国神话中几乎看不到男人去救妻子,大量是儿子救母亲的故事,比如《宝莲灯》、《白蛇传》等类似孝子感天动地的故事。这是中国人集体无意识的映射。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小家庭和大家庭的边界是模糊的,妻子生存在丈夫的原生家庭中。孝顺、母子共生是我们的文化所鼓励的, 这表现为母母子关系、父子关系比夫妻关系更重要。 当妻子陷入丈夫原生家庭中,常常是得不到失去保护的。而丈夫和原生家庭捆绑,和母亲共生,并不是一个可以保护妻子的男人。妻子常常不能寄希望于丈夫保护自己,期待拯救自己的是她们的儿子。而不能寄希望于丈夫。这是中国女性的集体无意识。

西方“救妻”神话强调个人英雄主义与爱情的悲剧性;而中国“救母”神话强调孝道,父子母子关系居于核心,而夫妻关系、爱情让位于孝道。 神话中救母行为往往是对“孝”的极端化表达。这是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女性在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和新家庭都容易缺少支持和保护,她成为母亲后,无力感和控制感又可能指向孩子,因为只有孩子是弱小的。关系再一次轮回,爱情和夫妻都不是核心,核心永远是父子母子关系和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