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5月28日深夜,美国商务部一纸通知砸向中国商飞,全球航空圈都懵了。
更让人无语的是,距离两国在日内瓦握手言和才过了两个星期,稀土这事儿还在那较劲呢。
美国这是急什么劲?稀土和飞机这盘棋到底要怎么下?
翻脸比翻书还快
签完协议14天,美国就对中国商飞下黑手了。这速度,连翻脸专业户都得甘拜下风。5月12日,中美两国代表在日内瓦的会议室里还在握手合影,商定暂停新增关税措施。墨迹都没干透,美国商务部就悄悄按下了技术封锁的按钮。
目标很明确,就是C919。LEAP-1C发动机、飞控软件、航电组件,这些让大飞机腾飞的核心部件,统统不许再卖给中国商飞。美国人给出的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回应中国对稀土出口的限制措施。
说得好听,实际就是想搞垮C919。这招数不新鲜,2020年特朗普第一任期时就用过。只不过那时候C919还在试飞阶段,现在人家已经载着乘客满天飞了。时机选得这么巧,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美国真的急了。
急什么?急的是中国这张稀土王牌打得太准,正中美国制造业的七寸。
稀土这张牌打得有多狠
美国的焦虑,源于一个残酷的现实:离了中国稀土,美国工业就得停摆。
数字不会说谎。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美国70%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属进口都来自中国。更要命的是,全球92%的稀土加工能力掌握在中国手里。这意味着什么?即使美国自己挖出稀土矿,还得乖乖运到中国来精炼。
特斯拉CEO马斯克说得直白:稀土问题的本质不在于矿藏稀缺,而在于加工制造能力。
美国企业的库存压力已经开始显现。波音、通用电气这些巨头,眼看着仓库里的稀土材料一天天减少,心里的焦虑一天天加重。《纽约时报》援引业内人士的话说,虽然中国近期恢复了部分稀土磁铁的出口,但数量极为有限。
C919让波音空客睡不着觉
稀土只是开胃菜,真正让美国坐立不安的,是中国大飞机正在改写全球航空业的游戏规则。
C919的成绩单足够亮眼。从2022年12月首架交付到现在,16架飞机已经安全运送了205万人次乘客。这个数字背后,是中国商用航空从无到有的历史突破。
更让波音和空客紧张的,是C919开始获得国际认可。
这种实用主义的态度,在航空业并不罕见。当波音737MAX接连出事,空客A320交付延迟,航空公司急需替代机型时,C919就成了一个越来越有吸引力的选择。
哈萨克斯坦、越南、印尼等国的航空公司已经开始接触采购意向。更重要的是,中国商飞的胃口不止于此。C929宽体客机的研发计划已经启动,目标直指空客A350和波音787的市场。
博弈牌桌上的主动权在谁手里
航空领域也不例外。美国限制LEAP-1C发动机出口,中国就加快CJ1000A国产发动机的研发。虽然完全替代还需要时间,但技术路线图已经清晰。运20大运的成功,为国产航发积累了宝贵经验。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稀土领域的战略定力值得玩味。
中国商飞的发展轨迹,同样体现了这种战略定力。从ARJ21支线客机到C919单通道客机,再到C929宽体客机,每一步都走得扎实稳健。即使面对技术封锁,也没有乱了阵脚,而是按照既定节奏推进产业链国产化。
结语
咱们用三十年搭建的稀土产业链,哪是说替代就能替代的。再看C919这一步步走来,也是在各种封锁中长大的。技术封锁或许能延缓发展速度,但改变不了历史趋势。
你觉得面对美国这种反复无常,咱们下一步该怎么精准反击?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