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沉默的荣耀》
这部剧影响力真的比我想象中要大得多,原本无人问津的吴石故居被全国闻风而来祭拜的游客挤爆了。根据历史真实人物原型和经历改编,虽然知道是必死的结局,但没有主角光环的谍战剧真的太难得了,剧情克制深沉,塑造群像英雄,展现沉默中的光辉。办公室政治比职场戏高级,每个人说话都留三分,笑容背后全是算计,代入一下吴石,感觉每分钟都在踩钢丝。

9.《悬崖》
宋乙的人格魅力太强了,向死而生的面对每一日,高科长也被演活了,身临其境的看到了伪满时期东北特务的心狠手辣,有些剧情逻辑难以自洽,但是整部剧肃杀的氛围在谍战剧中站得住脚。女主是真性情也是真固执,周乙最后的死间计划太冲动了一些,用生命换来间谍的暴露,也狠心抛弃自己的妻儿,全剧用刑情节过多,感觉哈尔滨好像永远都在冬天的笼罩下。

8.《誓言无声》
《誓言无声》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反特暗战为底色,用克制笔触勾勒出人性至暗处的微光,克制的叙述,有节制的煽情,和不耍惊悚,比后面太多谍战剧都好不少。剧情层层推进,没有故作悬疑,二十集的剧情很紧凑,许子风和蓝美琴都是坚定的理想主义者,虽然没有刺激的枪战戏,但是气氛营造的很好,那种波澜平静下的惊涛巨浪体现出来了,另外,黑鸭子唱的片尾曲很好听。

7.《伪装者》
角色张力拉满,服化道精致还原民国质感,台词与镜头语言兼具质感,既保证了谍战剧的烧脑爽感,又有细腻的情感落点,演员演技精湛,于伪装下见本心,用热血诠释:真正的勇敢,是认清艰险仍向光明前行。亲情永远使我动容,大姐把宠爱给了明台,把温柔给了明诚,唯有把命留给了明楼,大哥的睿智,大姐的博爱,阿诚的忠诚才保护了明台的任性。

6.《风筝》
一句话总结这部剧的余味:正派不是神,反派也是人,书写了各路人马的相似激情,描述了一个个普通人在政治剧变中的求生自保,而不同阵营间英雄与英雄的距离,远比同一阵营间英雄与小人的距离更近。没有什么名气的演员,但是演出来了那个时代的真实感,后面几集很敢拍,这是好事,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特工,却落得如此结局,让人唏嘘,另外,剧中的配角都很出色。

5.《北平无战事》
论演员阵容豪华程度堪比《建国大业》,它不仅仅是讲历史,更是追问信仰与民心,看这部剧让我无法不想到六哥郑耀先的结局,凡是需要先牺牲人,才能实现的理想,它实现后也不会尊重人。剧集以北平和平解放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众多历史人物和事件,每一个角色都有着鲜明个性和独特命运,尤其方孟敖的内心挣扎成为了剧集的一大看点。

4.《暗算》
国产剧有的缺点它可能都有,然而这个自恋的主创拍出的电视剧处处透露出讲究的味道,这是国产剧中令人罕见的,剧由听风,看风,捕风三个部分组成,每部都很有年代感,莫名的很真实,故事也都挺有意思的。剧情没有一点废话,不管是听风里阿炳找电台的紧张感,还是看风里黄依依破解密码的拉扯,都特别抓人心,另外,每个故事都藏着反转,人物也不脸谱化。

3.《黎明之前》
《黎明之前》从小角度切入,逻辑严密,人物分明,用今天的话来说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剧本杀,剧情非常的精彩,名气低于《潜伏》,但两者应到伯仲之间,林永健之前给我的印象只是春晚的谐星,没想到演正剧也如此出色。谭忠恕的名字取得好,一忠一恕便是他的一生,没有主角金手指,一切发展推理都很严谨,水手最后的局还是略理想化了,不过略微讽刺了人性,这倒很有意思。

2.《无悔追踪》
九十年代中期还能创作这样一部剧,可能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入木三分的社会派群像戏,冯静波与肖大力的纷争,既可以放大到党派,也可以缩小至邻里,年代戏份太过写实,场景美术极其用心,从上到下,无不讽刺。在过去的电视剧里看到了现代社会的影子,这比电视剧本身更是吓人,那个年代的人生真是漂浮不定,两个人的一生互相纠缠,值与不值真是很难说得清。

1.《潜伏》
达到国内谍战剧的高峰了,毫不追求猎奇效果,很踏实的剧,除了孙红雷,扮演站长吴敬中、李涯以及陆桥山的一众演员均演技精湛,吴站长是乱世中最聪明的人。《潜伏》以四五年国共日三方角力为背景,讲述军统特工余则成被策反后潜伏敌营的故事,历史细节考究,结局余则成留台、翠平望大陆的镜头,影射五零年台湾地下党遭清洗的真实事件。

最受欢迎的10部谍战剧,《沉默的荣耀》垫底,《潜伏》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