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神舟二十一号明日升空!三名航天员携小鼠入驻天宫

三名航天员整装待发。10月3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举行的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

三名航天员整装待发。10月3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举行的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执行本次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张陆、武飞和张洪章组成。

这也是继神舟十六号之后,再次由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三种类型航天员构成的乘组,涵盖了“70后”、“80后”、“90后”三个年龄段,展现了中国航天员队伍的人才梯次结构。

 

01 三名航天员:老将新秀携手出征

担任指令长的张陆是乘组中唯一有太空飞行经验的成员,他曾执行过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时隔两年多,这位经验丰富的航天员将重返“天宫”,带领团队完成为期约6个月的太空生活。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武飞和张洪章均来自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都是首次执行飞行任务。

武飞入选前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工程师,张洪章则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两位科研背景深厚的航天员加入,凸显了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对科学研究的重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武飞即将成为目前执行飞行任务时年龄最小的中国航天员。年轻航天员的加入,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

02 任务亮点:太空中的小鼠实验

神舟二十一号任务不仅是对航天员的考验,也是一系列前沿科学实验的舞台。发言人介绍,乘组在轨期间将新开展27项科学与应用项目。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将首次在轨实施国内啮齿类哺乳动物空间科学实验。科学家们选用了两雌两雄4只小鼠,它们将随飞船上行并在空间站内接受在轨饲养。

这项实验的重点是研究失重、密闭等空间条件对小鼠行为模式的影响。待任务结束后,这些小鼠将随飞船返回地面,供科研人员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探索小鼠多组织器官在空间环境的应激响应和适应性变化规律。

此外,乘组还将开展空间环境下遗传密码起源与手性的关系项目,探索氨基酸-核苷的不同手性组合之间的选择性规律。这些深奥的基础科学研究,可能为揭示生命起源的奥秘提供新线索。

03 空间站生活:迎接来访与舱外活动

按计划,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约3.5小时后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形成三船三舱组合体。

在轨驻留期间,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将迎来天舟十号货运飞船和神舟二十二号载人飞船的来访。这种常态化的天地往返和航天员轮换机制,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已进入成熟运营阶段。

此次任务的主要目的是与神舟二十号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工作,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

航天员还将进行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设施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轨的舱外服有1套使用已超过20次。科研人员在3年15次的设计指标基础上实现了在轨延寿,是首套在轨开展寿命评估并延寿使用的舱外服。

04 国际合作:巴基斯坦航天员正在选拔

中国空间站不仅是中国人的太空家园,也是国际科学合作的平台。发言人在发布会上介绍了与巴基斯坦的航天合作进展。

今年2月中巴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后,正式启动了巴基斯坦航天员的选拔工作。与中国航天员选拔一样,这项工作也分为初选、复选、定选三个阶段。

初选工作正在巴基斯坦实施,复选和定选工作将在中国实施。按计划,定选完成后,将有两名巴基斯坦航天员与中国航天员一起接受训练。

根据我国空间站飞行任务中期规划和合作进展,将择机安排1名巴基斯坦航天员以载荷专家的身份执行短期飞行任务。飞行期间,除了完成乘组的日常工作外,他们将承担巴方科学实验等工作。

05 未来展望:载人登月目标稳步推进

谈及中国航天的未来规划,发言人明确表示,我国正锚定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的目标不动摇。

目前,载人登月任务各项研制建设工作总体进展顺利。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着陆器、望宇登月服、探索载人月球车等飞行产品已完成初样阶段主要工作。

今年,工程已组织完成了长征十号运载火箭二级动力系统试车、系留点火试验,梦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试验,揽月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等。

发言人透露,在明年任务标识征集中,除天舟十号货运飞船,神舟二十二号、二十三号载人飞船任务外,还包含了梦舟一号载人飞船任务的标识。

该型飞船主要用于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同时也兼顾近地空间站运营。

目前,神舟二十一号任务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即将加注推进剂。船箭组合体已在发射塔架就位,静待明日点火升空。

与此同时,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已188天,有望刷新中国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最长纪录。太空中即将上演一场历史性的相会,中国航天员队伍正以坚实的步伐,在探索宇宙的征途上不断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