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进行干预的情况下,我们的肌肉就会自然流失,特别是在40岁以后,肌肉流失的速度就会加快。然而,肌肉的流失不仅会影响到身材,还会威胁到身体的健康。不过,可喜的是,通过科学的饮食和运动,我们完全可以延缓甚至是逆转肌肉的流失,从而收获健康的身体和年轻的身材。

那么,肌肉流失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呢?又如何留住肌肉,逆转肌肉的流失,从而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好的身材呢?
第一:肌肉流失的危害说起来,肌肉的流失比我们想象地要严重,在不进行积极干预的情况下,从30岁左右肌肉就会开始流失,肌肉量会每年减少1-2%,到了60岁以后流失速度可达3%,随着肌肉的流失会给我们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

1.代谢的下降
肌肉量的多少是影响基础代谢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肌肉量多基础代谢就会高,我们也会更容易的减轻或保持体重。但是,随着肌肉的流失,基础代谢就会下降,随之而来的肥胖的风险的增加,这也是为什么人到中年容易胖的一个重要原因。

2.身材的走样、体态不佳
随着肌肉的流失,除了容易胖以外,身材也会有所改变,身材不再紧致,曲线感慢慢消失,随之而来的就是不同部位的松弛和下垂问题,这些问题会在中年以后开始慢慢出现。与此同时,由于肌肉的流失,也会出现肌肉不协调的情况,这就会导致体态问题的出现,比如含胸驼背、肩内扣、骨盆前倾,等等,这些体态问题就会从开始阶段的不好看,慢慢地发展到健康问题。

3.增加关节负担
肌肉在人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和稳定的作用,随着肌肉的流失,支撑力也会随之减弱,这就会直接导致关节的负担加重。正常情况下,关节依靠周围肌肉的协同作用来保持平衡和稳定,从而实现顺畅的运动。然而,一旦肌肉流失,关节所承受的压力分布发生改变,原本由肌肉分担的重量现在更多地集中在关节部位,这就会导致关节炎的发生,进而影响日常活动甚至是生活质量。

4.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肌肉的收缩与舒张会对骨骼形成一定的压力,从而刺激骨骼的生长与重塑,从而保持骨骼的强度与密度,然而,随着肌肉的流失,这种刺激就会变得越来越少。另外,肌肉组织还能够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和激素,从而调节骨骼的代谢,随着肌肉的流失,这些调节物质的分泌也会发生改变,从而进一步影响到骨骼的健康。

5.摔倒的风险增加
随着肌肉的流失,核心肌群会慢慢退化,这就会直接影响到身体的平衡能力,另外,肌肉是身体运动的动力源泉,肌肉的流失会影响到我们的日常活动,甚至是一些简单的动作。而由于日常活动能力的下降,以及平衡能力的降低,摔倒的风险就会增加,这对于老年人群来讲,又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6.其他健康风险的提高
除了以外几点以外,肌肉的流失还与多种慢性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肌肉量不足可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因为肌肉在摄取和利用葡萄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肌肉流失会导致血糖调节失衡。此外,肌肉的减少还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降低心脏的泵血能力,影响血管的弹性,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
第二:如何留住肌肉,从而拥有健康的身材和好的身材?如上所述,肌肉的流失会给我们带来各种问题,不仅是身材上的改变,也是健康的隐患,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如何对抗肌肉的流失就应该成为我们要关注的重要之一。那么,此时要怎么做呢?

一、营养方面
在营养方面,除了要做到膳食均衡与全面以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重视蛋白质的摄入。因为蛋白质是肌肉修复与合成的原料,那么,应如何摄入蛋白质呢?
1.蛋白质的摄入量
对抗肌肉的流失,蛋白质的足量摄入是关键。最新研究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达到1.2-1.5克/千克体重,远高于年轻人的0.8克标准。当然,对于处在增肌与减脂阶段的人群来讲,还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1.2-2克/千克体重),但单纯追求数量不够,更要讲究补充策略。

2.选择优质蛋白
除了要考虑蛋白质的摄入量以外,还要考虑蛋白质的吸收率,所以应选择吸收率高的优质蛋白,比如鸡蛋、瘦肉、鱼肉、牛肉,等等各种动物蛋白,对于素食者来讲,首选大豆蛋白。

3.补充时机
从补充时机上来看,要分配在一日三餐当中,并且,还要考虑运动后的补充。因为在运动后30分钟内补充20-40克蛋白质能最大化肌肉合成效率。研究发现,这个时段补充蛋白质,肌肉蛋白合成率可提升50%。

4.维生素D的协同补充
肌肉的正常生长、修复和维持功能都离不开维生素 D 的参与。它能够调节肌肉细胞的代谢和功能,促进肌肉蛋白质的合成。缺乏维生素 D 时,肌肉细胞的代谢会出现紊乱,蛋白质合成减缓,进而导致肌肉质量和力量的逐渐下降。所以,为了预防肌肉的流失,也要重视维生素D的补充,当然,补充维生素D最好的方法就是晒太阳。

二、力量训练的重要性
除了营养的补充以外,力量训练也是肌肉生长的重要条件,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周应进行2-3次系统性的抗阻训练,这对保持肌肉量的效果比有氧运动显著3倍。当然,为了提高力量训练的效率,还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动作
以复合动作为主,可以从基础动作开始慢慢提升与扩展,比如:深蹲(激活全身70%肌肉)、俯卧撑(可选跪姿动作或上斜式动作来降低难度)、弹力带划船等。因为复合动作的效率高,可以让我们在同样的时间内对更多的肌肉形成有效的刺激。

2.强度和重量
选择适合的强度,可以采用"谈话测试"——运动时能断续说话但不能唱歌的强度最为适宜。对于重量的选择8-12RM的重量(也就是所选择的重量刚好可以完成8-12个动作,多一个也做不到),每组动作8-12次,完成2-4组,组间休息60-90秒。

3.渐进式超负荷原则
想要肌肉更高效的生长,训练就不能局限于同样形式(强度或重量),而是要根据能力慢慢提高,每2周增加5%负重或重复次数,这种渐进刺激能持续激活肌肉生长信号。

三、生活方式的调整
除了饮食和运动以外,生活方式的调整往往会被忽视,比如睡眠、压力、水分平衡。
1.睡眠修复
睡眠是肌肉修复与生长的重要条件,深度睡眠阶段生长激素分泌量是清醒时的3倍,保证7小时优质睡眠至关重要。

2.压力管理
长期压力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皮质醇水平高会导致脂肪分解困难,也会导致肌肉合成困难,所以想要肌肉高效生长,学会主动减压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正念冥想练习可使皮质醇水平降低25%。

3.水分平衡
肌肉组织70%是水分,轻微脱水就会影响运动表现。建议每日饮水量(ml)=体重(kg)×30,运动时每小时额外补充500ml。
总结: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肌肉意味着身材的线条、意味着是身体的健康,所以不管是为了健康的身体还是为了好看的身材,我们都应该关注自己肌肉量的变化,想办法对抗肌肉的流失,当然,通过健康的饮食、合理的运动、通过对生活习惯的调整,我们为肌肉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这些因素协同作用之下,我们不仅能够对抗肌肉的流失,还可以逆转肌肉的留住,从而增加自己的肌肉量,从而获得健康的身体与好的身材。
作者:十月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