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根源于哲学,有人总觉得哲学远不如科学,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看看先贤们对哲学的评价就知道了,“哲学可以为所有自然科学之母”,“哲学是认识自然更锐利的武器”,“认识了自己,也就认识了自然”,“万物归一气,万物同一理,一通百通”。显然,哲学并不是空洞的设想,而是有着坚实的物质基础,它就是物质的统一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很容易认识到自然规律的本质,它并不是什么可观察的东西,因为万物分解到最后都是同一种叫不出名字的东西,它告诉我们不了任何答案,真正的自然规律只可能是一个物质的组织原理,或者说系统学规律。
中医表面上不科学,其实,它更接近了真理,原因很简单,先哲们很早就用统一的一种物质(气)有序(阴)和无序(阳)变换的规律解释了自然界的一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规律呢?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它就是一个标准的系统学规律,因为物质从无序向有序转化就是物质系统的产生,从有序向无序转化就是物质系统的灭亡,阴阳学说描述的就是物质系统产生、发展、壮大、衰退、灭亡的规律性。如果说揭示了自然最普遍规律的阴阳学说这不叫科学?那什么还叫科学?

可笑的是,学院派中医不仅认识不到中医内在的科学性,反而把西方科学奉为真理,并以此来试图改造中医,结果把中医的灵魂改没了,变成了“四不象”的东西,以并以教给下一代,长此以往,中医一代不如一代,最终将被国民所抛弃。
现在的学院派中医,一直站在西方科学基础上来认识中医,结果把中医的精髓弄丢了。比如,对阴阳学说的认识,站在西方科学原子说的基础上,阴阳就成了两种本质不同的东西,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无从理解了。如果站在中国气一元论的基础上,阴就是统一物质的有序状态,阳就是统一物质的无序状态,阴阳学说就描述了物质有序和无序之间变换的规律。同理,对五行学说的认识,站在西方科学基础上,五行成了五种本质不同的材料,此时再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很难了,而站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上,五行并不是五种本质不同的东西,而是同一种最基础物质(气)的五种不同运动形式,有了物质的统一性,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很容易理解了。

显然,中医和西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它们认识人体的立足点就不一样,得出的结论当然就不一样。西医注重的是实体,而中医注重的是关系。而学院派中医恰恰更迷信精密仪器和实验,而忽视了精密仪器观察不到的关系,比如对经络学说的认识,按照中医学理论,它描述了人体以水为连续媒介的普遍联系,神经血管是其中的维束管道,它负责物质和能量的快速运输;十四经脉是其中半通透网路,它一面负责物质和能量的运输,一面向周围组织扩散;更深层的就是连续在全身的组织液,它负责着人体的普遍联系。这三者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可我们这些学院派中医呢?把神经和血管从经络系统中孤立出来,并试图去找什么经络的管子,其实,经络不过是人体组织液的循环通道,它隐藏在组织间隙当中,根本没有管子,找不到管子,使经络学说面临了危机。
现在的学院派中医,尤其是搞研究的那一帮教授、博士,一直用西医方法来研究中医,试图使中医科学化。可问题是,中医注重的是关系,而不是实体,用实体还原的方法就把关系弄丢了。比如中药药理的研究,学院派中医一直是试图通过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来找到治病的原理,可他们不知道的是,中药的靶子不是西医学上的细胞,而是中医学上的经络,中医是通过药物对经络的疏堵来治病的,靶子都瞄错了,让他们再研究一百年,花上再多的经费,也认识不到中药的药理。

表面上,这些学院派中医占据了着国家最主要的中医岗位,如中医管理机构,研究机构,中医药大学,中医院。可他们却是标标准准的伪中医,让他们来主导中国的中医,中医只有死路一条,中医今天接近灭亡的处境就是由他们造成的。因为正是他们把中医的灵魂搞丢了,理论和实践分了家,中医和中药分了家,不仅让人们感觉不到中医的科学性,反而让人感觉到中医是伪科学。
二是学历越高的中医,越不会看病,中医教育走入误区。
在某中医学校,新分来一名博士。当学校组织义诊活动时,安排这位博士参加,然而他却拒绝前往,事后了解到原因竟是他不会看病。这一情况令人诧异,博士作为高学历的代表,在人们的常规认知中,应该具备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但这位博士却在看病这一基本要求上存在不足。
无独有偶,在南阳滋养堂国医职校也存在类似现象。该校有部分医学专业大学毕业的学生,虽然成功考取了医师证,但却不会诊病开方。这反映出在当前的医学教育中,可能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学生们在校园里经过多年的学习,能够通过理论知识的考核拿到相关证书,但真正到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却表现得力不从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