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哈梅内伊已铺好后路,要与以色列决一死战,领导人遇刺也在所不惜

最近伊朗和以色列的冲突规模正在加剧,以色列方面也频频对伊朗高层动手,甚至将哈梅内伊也列入斩首名单,扬言还要袭击伊朗数周。

最近伊朗和以色列的冲突规模正在加剧,以色列方面也频频对伊朗高层动手,甚至将哈梅内伊也列入斩首名单,扬言还要袭击伊朗数周。对此伊朗拒不妥协,一方面,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已准备好领导人遇刺预案,不允许伊朗出现权力真空。

另一方面,哈梅内伊颁布任命,两位将军临危受命,继续抵抗以色列,要与以色列打全面持久的战争,看得出来,哈梅内伊已经为伊朗的未来铺好了后路,而且做了最坏的打算,领导人遇刺也在所不惜。

伊朗的“决死战略”,塑造中东持久战的新态势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于6月18日凌晨,通过社交媒体发布波斯语宣言,以什叶派圣战口号“以尊贵的海达尔之名,战斗开始了”动员全国,并强调“必须强力打击以色列,永不妥协”。这一表态绝非常规威慑,而是将冲突升级为宗教战争,哈梅内伊也为持久战,赋予了意识形态的合法性。

更关键的是,伊朗已公开承认制定“领导人遇刺预案”。法尔斯通讯社披露,伊朗敏感部门(包括核指挥链、革命卫队核心)已部署紧急权力交接机制,确保哈梅内伊或高层遇刺后仍能维持战略行动能力。结合以色列近期“斩首行动”已清除伊朗15名军事核心成员中的12人(含总参谋长、革命卫队司令等),德黑兰的预案表明,哈梅内伊已将个人生死,置于国家战争机器之后,想以此激发全民斗志,拒不向以色列妥协。

伊朗新领导层临危受命,战略转向“全面持久战”

就在以色列空袭铲除伊朗原总参谋长巴盖里、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后,哈梅内伊火线任命两位实战派将领,其一是穆萨维任总参谋长,他是两伊战争老兵,主导过边境反恐和导弹防御体系现代化。其二是帕克普尔任革命卫队司令,他专长是不对称战争,曾指挥反极端组织作战,经验丰富。

新任总参谋长穆萨维17日就已经明确战略方向,称此前袭击仅为“警告性打击”,真正惩罚性打击将在近期展开,并罕见警告特拉维夫、海法居民撤离。此举暗示伊朗将动用压箱底武器,例如高超音速导弹突破以色列防空,伊朗宣称“法塔赫”导弹(15马赫,射程1400公里)已“完全控制以色列领空”。

而且伊朗的优势也正在发挥出来,那就是导弹饱和攻击,17-18日连续两轮导弹袭击特拉维夫,针对以军空军基地。另一方面,代理人战争扩大化,也门胡塞武装宣布“全力支援伊朗”,黎巴嫩真主党也有可能开辟第二战线。看得出来,伊朗正在从此前的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

持久战逻辑,是伊朗的“不对称优势”

要知道,就在以色列发动袭击后,伊朗受损严重,外界都认为伊朗很可能不敢殊死一搏,局势恐怕将一边倒。但关键时刻伊朗吹响了反攻号角,那么哈梅内伊选择持久战,核心底气在于三方面,其一,伊朗的优势在于地理纵深与导弹库存,伊朗国土面积是以色列70倍,拥有中东最大导弹库(超万枚),可承受消耗战,这一点是以色列不具备的,所以内塔尼亚胡只能向美国求援。

其二是油价武器,伊朗以色列的冲突,推升布伦特原油暴涨4.4%至76.45美元/桶,进一步冲击欧美通胀,美国等西方国家也希望尽快结束冲突。其三,哈梅内伊这次表态,是破釜沉舟,以政权存亡为赌注,迫使以色列陷入“无限反击-国内崩溃”循环(如特拉维夫炼油厂遇袭致3人死亡),而以色列受制于美国战略约束,难以发动致命一击。截至6月18日,伊朗已启动“真实承诺-3”第十阶段行动,在美国不下场的情况下,目前就看双方谁能耗过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