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平凡的午休时分,一声清脆的短信提示音,成了合肥张老师这个秋天最温暖的记忆。
10月27日中午12点53分,正在办公室小憩的张老师被手机震动唤醒。他解锁屏幕,一条银行到账通知让他瞬间睡意全无——账户上刚刚多了一千元。

“是不是财务弄错了?”带着这个疑问,他快步走向隔壁办公室。没想到,那里的老师们也正热议着同样的惊喜。
栽好梧桐树:一条短信,全校教师喜获“意外之财”
“你也收到了?”
“对啊,刚看到短信,还以为年终奖提前发了!”
“连八月份刚来的新老师都多了200元呢!”
下午两点,肥东尚真中学教学楼里的各个教研室异常热闹。原本应该安静备课的老师们,脸上都带着掩不住的笑意,互相确认着这个好消息。
张老师在走廊上遇到了刚入职两个月的王老师。这个来自皖北的年轻女孩兴奋地说:“张老师,我也多了200元!入职两个月就碰到这个好事,好幸运!学校把我们每个人都放在心上。”
从教近二十年的张老师忽然明白,这份“意外之财”的价值,远不止于数字本身。

引得金凤凰:薪火相传,暖心政策照亮教师前程
带着全体教师的疑问,张老师代表大家前往财务室求证真相。
“这不是误发,是学校从九月份开始正式执行的薪酬调整。”财务主任微笑着解释,“在李校长的坚持下,学校决定全面提升教师待遇。”
原来,在2023年已经上调课时费的基础上,学校再次提升了基本工资和班主任津贴。新规将教师按教龄分层:3年以内涨200元,3-6年涨400元,6年以上涨600元。班主任津贴则从每月2000元提升至2400元。
已在学校耕耘近二十年的张老师,这两项相加,每月收入足足多了一千元。但他更欣慰的是看到年轻教师眼中的光亮——那是对教育事业的坚定,也是对学校未来的信心。

筑梦教育路:逆势而上,为民办教育点亮明灯
这波暖心操作,与当前民办教育界的普遍氛围形成了鲜明对比。
就在同一时期,多地传来民办学校降薪的消息:有的学校将课时费拦腰减半,有的变相压缩课时,还有的以各种理由克扣工资。这些消息像秋雨一样凉透了教师们的心。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大环境,”张老师坦言,“学校去年刚涨过课时费,即便这次不涨,大家也都能理解。”
然而,学校的选择出乎所有人意料。
“学校今年确实很艰难,”创始人李校长诚恳地说,“但越是困难时期,越要把教师放在首位。教师是学校的根基,根基不稳,何谈发展?”
更让人振奋的是,这仅仅是学校系列改革的第一步。在校长室的规划蓝图中,2025年将是学校的“提质升级年”。后勤中心将启动两大重点工程:
其一是学生寝室的“上床下桌”升级改造工程。该项目已在设计招标中,将使肥东尚真中学成为肥东县、合肥市乃至安徽省少数实现宿舍“上床下桌”的民办高中,彻底改变传统宿舍拥挤局促的面貌。
其二是学生食堂的“两引一开一保”工程——引进品牌餐饮公司、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开设特色窗口、保障师生舌尖上的幸福。这一改革将彻底革新学校食堂的老口味、老面貌。
据悉,餐厅将于2025年12月下旬完工开业;宿舍改造则将在2026年9月1日全新启用。
在教育寒冬中,肥东尚真中学用行动证明: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精打细算的生意,而是用心浇灌的事业。
合肥这所敢于逆流而上的学校,正用它的选择告诉我们——善待教师,就是善待教育的未来;尊重教育,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

期待合肥这片教育的沃土,能够孕育出更多教育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