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不内卷的欧美人,凭什么可以过上“富贵好生活”?

这个问题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一些。在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是,欧美似乎普遍“不内卷”,他们不仅不卷,反而还享受

这个问题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一些。

在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是,欧美似乎普遍“不内卷”,他们不仅不卷,反而还享受着较高的人均GDP、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

不内卷的欧美人,凭什么可以过上今天的“富贵好生活”呢?

很多人一提到这个问题,就搬出欧美掠夺论来回答;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欧美能够有今天的生活,那都是祖上抢过来的真金白银带来的结果。

还有人认为这是欧美工业发展到服务业发展的必然。其实这两个答案都是正确的,我们看欧美,不能仅仅看到欧美“风光”的今天,更要看到欧美最初起步的时候。

今天的欧美被称为“发达国家”,而联合国对发达国家的定义是人类综合幸福指数较高,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欧美今天的样子其实是结果,而不是开始。

换句话说,欧美相对低竞争压力的生活方式并非是偶然,而是多重制度设计和社会共识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欧美完善的福利体系构成了“反内卷”的基础保障。从北欧的全方位福利,再到西欧的“有限福利”,这些都可以确保他们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不需要为生存而过度竞争。

例如在德国,即使丢掉工作也可以领取4300元的补助,法国服务员的月薪也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收入之上,这些机制消解了欧美“不工作就活不下去”的生存焦虑,也让欧美人可以更从容地选择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其次,欧美的劳动权益保障也有效遏制了过度竞争。欧美通过劳动标准法等法规确立了八小时工作制,带薪休假、最低工资标准,瑞典的“工资协调机制”也确定了行业薪资,避免了恶性竞争的情况出现。

这一系列机制都让欧美的劳动强度被控制在了一个合理范围之内,这也意味着,类似996这样的工作模式在欧美是缺乏生存土壤的。

当然,一天工作八小时也不是天生的发源地就是欧美,而是经过后来几代人的抗争,才逐渐演变成今天这么一个全球通用的工作体系。

除了对企业的约束,欧美在教育理念上的差异也根本上减少了竞争压力。

欧美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而非单纯的分数竞争,大学录取也更看重综合素质而非考试定终身。

这种教育模式降低了升学焦虑,避免了东亚地区常见的“教育军备竞赛”现象。

另外由于蓝领和普通白领在欧美的收入差异并不特别悬殊,这也导致普通孩子对学历的追求并没有太多金钱价值上的考虑,因此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历焦虑。

当然,最重要的是欧美之所以能够维持相对较高的福利生活,更重要的是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优势地位。

欧美的优势地位,当然也有历史上的因素。

历史上,殖民扩张为西欧奠定了物质基础,进行了最原始的资本积累。英国建立了波士顿、纽约等港口城市作为大西洋贸易枢纽,到1750年殖民地已经拥有2000商船,占英国商船队的30%,这种历史积累让欧美国家在全球化的初期,就牢牢占据了有利位置。

用今天的话来说,这就是先发优势。

有了先发优势,这也很容易导致其他国家在后面追赶。今天的欧美依赖着跨国企业布局仍然在持续获取超额利润。

美国的信息通信、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背后都高度依赖全球市场。德国汽车制造业、法国奢侈品集团通过全球分工也在赚取高额利润,再通过税收机制反哺国内的福利体系。

这种欧美的“新殖民主义”经济模式,得以让欧美国家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来维持高额的利润。

产业结构上的差异也是一大关键因素。欧美国家更专注于研发、设计、品牌运营等高附加值环节,将低端产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

丹麦玩具巨头乐高在东南亚设厂,充分利用当地劳动力,而设计和营销总部留在丹麦,利润则用于支撑国内高福利。

这种“寄生性”优势也让欧美国家能够用比较少的劳动投入来获得较高产出,为欧美缩短工时、提高福利创造了空间。

而历史上,欧美其实也经历过内卷时刻,甚至严重时期比我们还要卷,例如员工每天上班十几个小时,甚至没有节假日,而薪资还出奇的低。

正是因为后来的一步步改变,欧美才变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

内卷的基本面,其实就是人口规模和资源稀缺性。

以我国为例,14亿人口意味着任何优质资源都是稀缺的,以高考为例,2023年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而985高校录取率仅为1.5%,可以说这是真正的百里挑一。

也因为人口规模和资源稀缺性,我们看到今年各行各业都在搞价格战。2025年有多家车企降价超5万只为了抢占市场,行业利润率甚至跌破了4%警戒线。

电影市场,今年国庆档票房几乎回到十年前;餐饮堂食客单价,而几乎回到了十年前,而今年外卖中还有70%以上都是价格低于15元的单子。

这些都从侧面说明了卷,以及也说明了我们为什么要卷。

今天欧美的不卷,是结果,不是原因;我们也应该客观看待这个问题,一口吃不成大胖子,对我们来说,这件事仍然需要缓慢推进,还是要慢慢来,这几乎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对欧美来说,他们不卷的优势背后,是历史积累、制度设计、全球分工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殖民遗产工业的先发优势让欧美占据了全球价值链顶端。

而福利、劳动标准则保障了欧美人的基本权益。最后教育理念和文化传统也降低了社会竞争,这些因素互相作用,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低压力-高福利”循环。

社会发展没有单一的最优模式,今天的欧美事实上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那就是不卷似乎也快要不行了,这也从侧面说明欧美今天的样子,仍然缺乏可持续性。

而欧美最强的地方,其实就是强在所谓的先发优势,仅此而已。

end.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42
用户10xxx42 11
2025-10-24 20:15
没改革开放之前,人家就过上好日子了。
外行看门道
外行看门道 3
2025-10-25 10:04
谁引领科技,谁就引导世界!中国的觉起,可能葬送欧美好日子!
多姿多彩
多姿多彩 2
2025-10-26 14:02
家里有矿,一天上4个小时一个礼拜发一次工资,上班离家不远,人少产业多土地大,就养牛羊都发财
颜麝V
颜麝V 2
2025-10-26 11:42
二战前打劫起家,首先人家高汇率[无奈吐舌]要是1比1你看它们什么反应[静静吃瓜]
用户16xxx27
用户16xxx27 2
2025-10-25 21:51
凭实力上桌,卷不过的,请进入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