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痛经是妇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本文将从定义、病因、表现、诊断和治疗这些方面,为您介绍原发性痛经的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原发性痛经?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正常的月经:月经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月经血呈暗红色,除血液外,还有子宫内膜碎片、宫颈黏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月经第一次来潮称为月经初潮。初潮年龄多在13~14岁之间,但可能早在11岁或迟至16岁。

正常月经具有周期性。出血的第1天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1天的间隔时间称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每次月经持续时间称经期,一般为2~8天。经量为一次月经的总失血量,正常月经量为20~60毫升。规律月经的出现是女性生殖功能成熟的重要标志。

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和盆腔没有病变的情况下,在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等不适,症状严重者影响学习、生活和工作。青春期多见,常在初潮后1~2年内发病。原发性痛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轻,通常在分娩后会有所改善或消失。
二、原发性痛经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主要和月经来潮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加有关。前列腺素含量高可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痉挛,造成子宫缺血、缺氧而出现痛经。增多的前列腺素进入血液循环,还可引起心血管和消化道等症状。此外,原发性痛经还受到内分泌因素、精神因素、神经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等的影响。
三、原发性痛经有什么表现?
原发性痛经主要表现为疼痛,多在月经来潮后开始,以行经第一天疼痛最剧烈,持续2~3天后缓解。疼痛通常呈痉挛性,位于下腹部,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还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

四、怎么诊断原发性痛经?
医生会详细询问了解病人的病情并做一些身体检查。必要时可能还会安排做超声检查、腹腔镜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宫腔镜检查等,以排除盆腔器官病变。
五、原发性痛经怎么治?
1.一般治疗月经时的轻度不适是生理反应,不要过于紧张和焦虑。做到以下几点,对缓解经期疼痛有一定的帮助:(1)在下腹部放个热水袋或贴个热敷贴进行热敷可以减轻疼痛。建议热敷的温度在40℃左右以免烫伤皮肤。(2)进食热汤或热茶。
(3)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4)规律而适度的锻炼。(5)注意经期清洁卫生。(6)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7)戒烟。2.药物治疗:疼痛不能忍受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辅以药物止痛。(1)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产生,防止过强子宫收缩和痉挛,从而减轻或消除痛经。常用的药物有布洛芬、酮洛芬、甲芬那酸、普奈生等。(2)口服避孕药:通过抑制排卵减少月经前列腺素含量。适用于要求避孕的痛经妇女。

注意:如果药物治疗后疼痛没有缓解,有疼痛复发或症状加重的情况,请及时就医。
以上就是原发性痛经的基本介绍。希望能帮助您更全面地了解这种疾病,更好地呵护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