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因为知道结局,所以不说感动

《沉默的荣耀》播放至今,热度不减。观众对英烈们的敬仰随着剧情增加。每每看到剧中人说,“等到台湾统一了,我们就……,我会怎

《沉默的荣耀》播放至今,热度不减。观众对英烈们的敬仰随着剧情增加。每每看到剧中人说,“等到台湾统一了,我们就……,我会怎样……”等等的话,会心痛得喘不过气来。真的,这不是形容,也不是矫情,而是实实在在的感觉。

为什么?因为这部片子特有的真实性。虽然电视剧还在播放,人物的结局却早已经定下。被称为“密使一号”的台湾国防部副次长吴石,他的副官聂曦,三十岁多岁的上校,还有与吴石一样对国民党的腐败深恶痛绝的陈宝仓,以及被党组织临时派去充当交通员的朱枫,在一九五零年六月十号,已经壮烈牺牲。

他们的“等到”,成了永远的遗憾。副官聂曦,因为潜伏的特性,常常在夜半忙碌,无暇陪伴妻子,引发妻子的严重不满而分居。当然,导致他们分居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聂曦到台湾时,没带女儿来。母女分离,妻子认为聂曦欺骗了自己。

可是,聂曦的老师与首长吴石,何尝不是这样?剧中,吴石有五个孩子。老三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人炸死。老大老二留在了大陆。吴石离开大陆时,以为是暂避,没想到会一去不回。

我们也看到,吴石在离开大陆前,对妻儿有过更好的安排。他委托老友,保护他的妻儿。他给妻儿买了去香港的船票。在心理上,他对自己能不能重回大陆,回到福州老家,做了两手准备。“如果我一去不回,便是一去不回!”大义轻生死的思想,他有。但是,有不等于是。

剧中,有一次吴石与聂鑫在海边的交谈。聂曦说:等全国统一了,我就带着女儿到这里看海。实际上,因为叛徒出卖,他到牺牲也没能再见一眼年幼的女儿。吴石也是,他没能去一次天安门,没能看到长成的一双儿女,没能看到两个小儿女长大成人。他有位高权重的地位,有令蒋介石瞩目的军事才能,还有诸多的美好希望,却在五十六岁时,轰然倒下。

朱枫是地下党,很快被评为革命烈士。陈宝仓虽不是党员,也在一九五二年评为烈士,他们的遗属享受了革命烈士待遇。吴石却不然。不知道为什么或者什么人的一己私心,华东局对吴石的事迹始终捂着,直到七三年才给了应有的名誉。

电视剧中,吴石与聂曦等人的故事,还在继续。他们在刀尖上舞蹈一般地在白色恐怖到令人恐惧的台湾,想方设法利用获得的情报、分析出的军事动向等,提供给大陆。他们觉得,只要多做一点,牺牲的解放军就会少一点,台湾回归大陆的时速度会快一点,自己和留在大陆孩子们的团聚会更早到来。

可惜,他们到台湾一年不到,就牺牲了。他们所有的期望与理想,随着叛徒蔡孝乾的招供,化为乌有。他们根本不会想到,会暴露得那么快。吴石很小心谨慎吗?剧中好像没有。他不止一次让自己身处险境,去香港以身犯险等,都是为了以最快时间送出情报。

网上有人批评说,吴石这样做是编剧的失责。我想,既然这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视剧,不可能留下这样明显的漏洞。历史上的吴石一定在那个时段去过香港,剧中的他因为这次公差,获得了云麾勋章和总裁的亲自嘉奖。他这一生,获得过云麾勋章、忠勤勋章、抗战胜利勋章、宝鼎勋章、干城甲种一等奖章和光华甲种一等奖章,可谓功勋累累。

假如不是叛徒,以他的地位和成就,大概即便被发现也不会被枪毙。这些多少成为他以身犯险的底气。他不是余则成。余则成没有高官与功勋加持。假如余则成到台湾后,与蔡孝乾在一条线上工作,大概率是牺牲的一千两百多人中的一个。

这也是观赏这部电视剧时不得不想到的情节。故事的主人翁们,一直用生命在努力,为了民族大义。

看《沉默的荣耀》,还有一个让我流泪不止的点。今天我们在网上,能找到关于吴石、陈宝仓和朱枫的很多材料。聂曦呢?他的妻儿最终飘落到什么地方,是死是活?不知道。那个个性鲜明的女子,那个在电视剧中没有出现的孩子,都应该是三十三岁的聂曦,牺牲前最大的牵挂!

复杂的情绪,忍不住的眼泪,是观看那么多谍战剧都没有出现过的软弱。我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