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全世界将看到中国是如何救援空间站宇航员的!俄罗斯、美国轮番表演...
/接下来全世界将看到中国是如何救援空间站宇航员的!俄罗斯、美国轮番表演了一番太空救援,2023年俄罗斯的联盟MS-22飞
/接下来全世界将看到中国是如何救援空间站宇航员的!俄罗斯、美国轮番表演了一番太空救援,2023年俄罗斯的联盟MS-22飞船,被太空碎片戳破了冷却系统,航天员只能困在空间站里等救援。新飞船从零件生产到发射升空,足足耗了两个半月,更糟的是2024年美国那两位,波音飞船的推进系统突然“罢工”, NASA 找别家公司救场,光协调任务计划就花了3个月,等回来时两人颧骨都凸了出来,体重掉了十几斤,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他们的煎熬。
如今,神舟二十号的三位航天员也遇上了类似的坎儿,4月25日他们飞上天时,谁都没想到返程前会出状况。
这半年里,他们没闲着:种太空水稻、测微重力下的金属性能,足足完成了59项实验,还两度出舱给空间站的机械臂做“升级保养”,把任务清单划得满满当当。
原定11月5日回家的前一天,飞船的姿态控制系统突然“报警”,地面团队一查,大概率是被太空碎片撞了。
消息一出来,不少人立刻想起美俄航天员的遭遇,纷纷在网上留言“揪心”,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通报一放,大家悬着的心先放了一半:“航天员体温、心跳都正常,空间站里的吃的喝的够6个人撑120天。”
最关键的保障,藏在空间站旁边,神舟二十一号早就停在那儿“站岗”了,它是和神舟二十号同一天发射,刚对接完成就切换成“救生艇”模式。舱里3个人的压缩饼干、饮用水全备齐了,连返回时用的座椅缓冲垫都调试到最佳状态,真要是出事,三位航天员拎包就能上这艘备用船。
地面上的“后手”更让人安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厂房里,神舟二十二号和配套火箭已经“穿好衣服待命”,全系统测试都做完了,就差最后一步点火。
这可不是空话,长征火箭的零件都是咱们自己造的,不用像美国那样,缺个螺丝还得找好几家公司调货。
美俄救人事慢,根源其实是“体系卡壳”,美国把航天任务分给不同商业公司,波音和SpaceX的技术标准都不一样,飞船坏了想换别家的,得重新改接口程序,光画图就得耗一个月。
俄罗斯更麻烦,飞船工厂在哈萨克斯坦,造新船要跨国家调零件,光模具调试就得多等45天。
咱们这儿就没这问题,航天员、飞船、火箭全归一个体系管,出了问题4小时内就能开调度会,不用扯皮。
可能有人觉得,不就是个太空碎片吗?真没那么简单,太空中直径1到10毫米的碎片就有1.4亿个,这些小玩意儿速度能飙到每秒10公里,比子弹还快。
1克重的碎片撞过来,力道跟一辆装满货的小卡车飙到100公里时速撞墙差不多,要是撞在飞船的防热层上,再入大气层时几千度高温一烤,后果不堪设想。
咱们早把这些风险想到了,空间站外面装了“缓冲铠甲”,外层是蜂窝状的铝面板,内层是吸能泡沫,毫米级碎片撞上来,能量能被层层卸掉。
神舟飞船的防热层用的是特别耐烧的材料,就算被蹭个小口子,舱里备的柔性密封胶,30秒就能把缺口堵上。
这次碎片撞了之后,地面团队立刻操控机械臂上的激光雷达,把飞船外表面扫了12遍,连一颗螺丝都没放过,就是要确保万无一失。
从神舟二十号6个半小时就精准对接空间站,到现在发现问题后不急着返航,中国航天的节奏一直很稳,推迟返回不是没本事,而是不愿拿航天员的安全赌运气。
现在全球航天界都在盯着这件事,太空碎片越来越多,以后谁都可能遇上类似麻烦,谁能快速救人,谁就是太空探索里的“靠谱伙伴”,中国这套“发一艘备一艘”的模式,还有说走就走的救援能力,已经给其他国家立了个标杆。
太空救援拼的从不是口号,7到10天能救回来的底气,是地面工厂里随时待命的零件,是空间站旁提前守候的飞船,更是把“航天员的命比什么都重要”刻在骨子里的态度。
当全世界等着看神舟二十号的归途时,他们看到的不仅是中国的航天技术,更是一种让人踏实的安全感,这份安全感,比任何“高科技”都更能打动人。
上观新闻《载人飞船疑似遭空间微小碎片撞击,这种碎片有多大破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