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杨宏
作者简介:
桡哲,独立学者。10余年来,致力于东岳哲学的革新、研究、传播和发展。
著有原创哲学理论:“外在生存结构论”、“群团化分工论”;《三大起源通论》(含生命起源、意识起源、社会起源);心理学基础理论《心理学原理》、《人格学原理》;哲学通史《物演哲学史》;美学基础理论《物演美学论》。
柏拉图对后世的影响
柏拉图的哲学体系还为晚期希腊思想和基督教哲学及神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他提供了一种理性思考一切的工具“理念论”,并试图为一切事物提供理性的解释。
同时,柏拉图的理念论可以说开创了精神哲学之先河,因为它首次说明了人类的感知规定性,柏拉图是最早对感知和逻辑的规定有所察觉的哲人,而且它将理念论作为核心,几乎忽略了感性直观的对象,从而逐渐将人类的精神推向前台,促进了人类通过理性逻辑的方式来建构一个非感性直观的理念世界。
也就是说,柏拉图的理念论真正开启了人类认识论的起源,因为在柏拉图那里一切万物都是人类理念中的万物,人类要么通过感性直观去认识世界,要么通过理性逻辑去认识世界,除此之外就再没有其他渠道去触及“外物”,而这两种方式也就使得人类逐渐意识到“精神的禁闭”。
尽管在柏拉图这里,感性直观的经验是与理性逻辑完全脱离的,但是这种探讨世界的方式已经使得哲科逐渐改变人类的一切,特别是柏拉图之后的亚里士多德将柏拉图的理念和感性经验的直观进行连接,真正的科学正式开始,而这也就标志着西方哲学本体论的结束,以及西方科学和古典认识论的逐渐开始,而这一切都是以柏拉图的理念论为真正开端。
由此,怀特海才说欧洲哲学都是在为柏拉图的学说做注释。
不过,柏拉图的哲学理论还有诸多问题。譬如说,柏拉图认为具体事物都是形式或理念的分有。
但立即会出现了两个麻烦:
其一是,所谓共同的具体事物分有了一致的形式或理念,但当具体事物发生变化时,就有了不同的理念形式,但原来的理念并未变化,所以,分有本身是有很大的问题的,因为如何分有是说不清的,这一点也是柏拉图认可的,这是“理念论”的问题之一;
其二是,理念本身表达的是“具象概念”和“纯逻辑”的抽象概念下的对象,这是理性逻辑的产物,最终都可以用概念的形式来表达,但是柏拉图的理念仅仅只是在具象概念或抽象概念本身下的理念,是完全与感性经验无关的,也更不可能证明或证伪。那么,究竟理性逻辑中的对象是否真实存在,我们是说不清的?这个问题直到亚里士多德才解决。
当然如果继续深究,作为定性分析的“理念”还是有大量的其他问题,当然这里我们着重谈及理念本身所表达的内涵,以及柏拉图的理念论的某些思绪是如何影响后人的思想学说的,至于具体的各项更细节的问题不做深刻探究,因为“理念论”本身在柏拉图的思绪里就是有局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