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895年《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给两岸同胞带来深重灾难。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已回归祖国怀抱。此后,由于内战延续和外部势力干涉,两岸陷入长期政治对立。但一个中国原则始终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也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近年来,民进党当局的"台独"分裂活动日益猖獗。特别是赖清德上台后,公然抛出"两岸互不隶属"的"新两国论",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在岛内大搞"去中国化",疯狂煽动两岸对立与对抗,极力阻挠两岸融合发展。同时加紧与外部势力勾连,企图"倚美谋独"、"以武拒统",不仅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更将台湾同胞推向危险境地。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统则强、分必乱,这是一条历史规律。正如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言:“‘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解决台湾问题,就是结束两岸长期的政治对立,并实现主权和治权的完整统一,使两岸同胞彻底摆脱内战的阴霾,共创共享台海永久和平。毫无疑问,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终结。
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原美国印太联合部队司令、海军上将菲利普·戴维森于2021年在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作证时表示,中国大陆将在未来十年通过两栖作战的方式“攻台”,后来他又补充说,用不了十年,只剩六年时间,即2027年前 “武统台湾” 将成为现实,这个时间窗口就被称为 “戴维森窗口”。

但事实证明,大陆更倾向于把收回对台治理权作为中长期目标,且并没有依赖“武力”,而是采用成本更低、代价更小的方式,通过海上空间、网络空间、经济空间、外交和国际空间等多个维度,全方位压缩“台独”分裂势力的生存空间,逐步收回台湾的治理权。也就是说,“戴维森窗口”将不会出现,且大陆早有备用方案,即在不诉诸武力的情况下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近年来,大陆舰机持续赴台战备警巡,以及在台海划设禁区,举行大规模实战演习,无疑是行使主权管辖的宣示。同时,大陆海警还在金门,马祖海域巡逻执法,对台实质性行使行政管辖权。大陆发布《反分裂国家法》、颁布“惩独”法令,以及公布“台独”顽固分子清单,无疑是依法对台行使司法管辖权。这一策略表明大陆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已经有更灵活的备用方案,而“武力”则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保底手段。
台湾问题是中国近代积贫积弱的产物,也必须通过继续的发展得到解决。《纽约时报》评论称,在战略竞争最重要的指标上,中国大陆已经超越了美国。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其规模仍比美国大近30%。中国的制造产能是美国的两倍,全世界70%以上的电池、电动汽车和关键矿物都是中国生产的。在科技领域,中国的有效专利和高被引论文数量均超过美国。在军事上,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军舰队,造船能力估计是美国的230倍以上,并已在高超音速武器、无人机和量子通信领域取得了优势地位。因此,解决台湾问题已经不是实力问题,而是时间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台湾是中国的台湾,两岸同胞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因此大陆一直克制使用武力,但光靠民间交流或者对台让利,是不可能实现两岸统一的。纵观历史,“胡萝卜+大棒”是实现国家统一最有效的方式。对台湾同胞,我们要展示“胡萝卜够甜”,对“台独”势力则需要采取“大棒够硬”的措施,彻底瓦解其“拒统谋独”的意志。此外,大陆必须使用实力“中立化”外部势力对台湾问题的干预,最大限度地降低统一的成本。

据《华尔街日报》消息称,特朗普正考虑将美方"不支持台独"表述升级为"反对台独",以换取中方在经贸领域的让步,从而巩固明年中期选举的政治资本。这反映出中方已在中美博弈中开始占据优势地位,未来特朗普极有可能选择与大陆站在一起共同反对“台独”。而一旦美国转向,也就意味着两岸统一指日可待了。正如黄河入海前的九曲十八弯,台湾终将要完成属于中华民族的壮丽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