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清朝灭亡后,世人才知道皇族世代供奉的神秘无头将军竟是他?

堂子是清代重要的祭祀场所,堂中竟一直供奉着一位无头将军!清朝本身有天地、社稷、太庙三大祭,已经满足基本的祭祀需求,为何又

堂子是清代重要的祭祀场所,堂中竟一直供奉着一位无头将军!清朝本身有天地、社稷、太庙三大祭,已经满足基本的祭祀需求,为何又要独设堂子?这无头将军又是谁?种种谜团,为堂子笼罩上一层神秘色彩。

明朝堂子

清政权成立后,基本沿袭了明朝的一些法规,但在礼法制度上,仍然保留了自身长久实行的“堂子”祭祀制度,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相应的祭祀程序,被称为“堂子祭祀”。

无论是出征、正月初一过春节还是一些国家大事,皇帝都有举行堂子祭祀的习俗,是清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根据《清太宗实录》记载:“崇德元年定,元日,皇帝率亲王以下副都统以上,及外藩来朝王等诣堂子上香,行三跪九叩礼。”在《啸亭杂录》也有类似记载:“既定鼎中原,建堂子于长安左门外,建祭神殿於正中”。

历代清朝皇帝提到这无头将军,均是讳莫如深,不愿多言。 清朝的老太监老宦官信修明在回忆录《宫廷琐记》中些许线索,据他记载“每逢大祭,皇上亲谒行礼,为无头将军换顶巾。将军即无头,项上盖一红绸布,一年换一次,必皇上亲手撤换”。但将军姓甚名谁,仍然成谜,只知姓邓,身着明朝服饰。《清稗类钞》中也提到当时的一项民间忌讳,那便是“三不问”,第一问就是“不问堂子祭何神”。如此看来,堂子当真是一个时代的秘密,一段不宣的历史。

民间的常见说法是,堂子祭祀的乃是邓子龙将军。明代万历年间,辽东援朝时期,人们俗称堂子庙为邓大人庙,其所在的地方也叫邓大人胡同,哪怕邓大人庙只是堂子西南角的一个小庙。相传努尔哈赤曾经秘密前往边境,以刺探敌情,可惜被明军俘虏,后押送至总兵邓子龙面前。邓子龙在了解来龙去脉后,不但没有处死努尔哈赤,反而客气有礼并秘密送他回去。后来邓子龙在露梁海战中力战殉国,首级被敌军取走,努尔哈赤感激其不杀之恩,于是在修建堂子庙时,特令修建邓大人庙,以示祭祀。

堂子街

然而,民国明史学家,孟森教授却有另一种看法。据他考证,邓子龙长期在西南、东南地区作战,援朝期间,率领三千水兵从水路进发,死于海战。他一生未曾踏足辽东,又如何与努尔哈赤产生关联?

邓将军究竟为何人?在孟森看来,其人乃是明朝成化年间,定辽前卫指挥使邓佐。成化三年的奉集堡中,他至死不降,壮烈牺牲,明朝立祠纪念。而后民间偶遇疫病流行,无以为治,情急之下乡民前往邓佐庙祭拜祈求健康,长此以往,祭拜邓佐庙的习俗逐渐兴起,人民争相传颂:“哪里有流行病,哪里就应该祈祷邓佐庙。”就连抚顺关外的女真也纷纷效仿,到处设立邓将军的庙宇,认为祭祀他可以避疫祸,“至今满洲跳神皆祠之”,“京师堂子所祭祀者亦将军”。

邓佐雕像

清朝入关以后,由于不适应关内的气候,对当地的流行疾病也接触较少,缺乏免疫力,许多满族人都感染上疫病,像我们熟知的顺治皇帝、董鄂妃、豫亲王多铎等等很多人因感染“痘病”一命呜呼。因此,对于清朝人来说,驱逐疫病瘟神的侵扰,成为了一件重要的事,祭拜邓佐免除疫病的信仰也有增无减。但碍于邓佐明朝名将,抗击女真的身份与事迹,又不好大肆张扬,故而对祭祀身份秘而不宣,也显得情有可原。

你更支持哪种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