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郑智化机场风波后续,两度致歉仍遭网暴,无奈清空微博退网

文|酸奶编辑|拾言札记前言提到郑智化,很多人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那个拄着双拐、在舞台上唱响《水手》的励志身影,这句歌的歌词

文|酸奶

编辑|拾言札记

前言

提到郑智化,很多人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那个拄着双拐、在舞台上唱响《水手》的励志身影,这句歌的歌词曾陪伴无数人走过低谷,成为几代人的青春记忆。

而一场发生在 2025 年 10 月的机场事件,让这位 63 岁歌手再次站到舆论聚光灯下,甚至更有些过激者说要让内地直接封杀郑智化,也意外揭开了残障人士出行保障的行业痛点。

如今郑智化已经删除了所有声明并关闭了微博,部分网友不断的谩骂何曾不是一种网暴?这件事究竟会是什么结尾收场?

励志人生

很少有人知道,舞台上光芒万丈的他,背后藏着数十年与病痛抗争的艰辛。

郑智化的人生,从童年起就与不便绑定,两三岁时他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彻底失去了正常行走的能力,为了能站起来,他接受了多次痛苦的矫正手术,术后虽然摆脱了爬行的命运,却不得不与双拐为伴。

随着年龄增长,他的腿部状况持续退化,晚年时膝盖疼痛愈发剧烈,那种深入骨髓的刺痛感,即便是强效止痛药也难以缓解。

但对音乐的热爱,让他一直咬牙坚持登台演出对他而言,站在舞台上唱歌早已不是享受,而是一场与身体疼痛的持续对抗。

这份坚持背后,还有一段温暖的插曲,1999 年,常年的病痛加上对音乐行业的疲惫,让郑智化选择退出歌坛,转而投身 IT 行业创业。

之后他还曾在台湾尝试其他创业项目,但都未能取得预期的成功,就在所有人以为他会彻底告别音乐时,2002 年,三岁的女儿偶然得知爸爸是歌手后,成为了他最忠实的小歌迷,一句 “希望能听到爸爸唱歌”,让郑智化重新拾起了麦克风。

同年他签约北京 “斗室文化” 回归内地市场,还带着女儿一起演唱了经典曲目《水手》,那份对音乐的虔诚与父爱,打动了无数观众,多年来他的歌曲始终传递着不屈不挠的力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风评大变

2025 年 10 月 25 日,一则社交动态打破了这份平静,当天郑智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描述自己乘坐深圳航空的登机过程时,用了 “连滚带爬” 这个极具争议的词,还直言机场服务 “没人性”。

这一表述迅速引发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涌入他的评论区,不久后相关监控视频被曝光,画面中显示有 1 名航司地服人员和 1 名机组人员在现场协助他登机,并非像他描述的那般狼狈。

但这段视频并未平息争议,反而引发了新的讨论,部分网友认为郑智化的表述过于夸大,有博眼球之嫌,另一些网友则质疑视频存在剪辑缺失,无法完整还原当时的场景,还有不少人开始关注残障人士出行保障的实际情况。

事件发酵当天,深圳机场官方就发布了情况说明,对事件经过进行了详细回应,根据机场的说法,该航班之所以没有停靠廊桥,而是被安排在远机位,是因为当时国际及地区航班的近机位资源处于饱和状态。

而关于郑智化提到的高度差问题,机场解释称,为了防止登机车在飞机装载货物时因机身上下移动而发生刮碰,安全操作规范要求登机车与舱门之间必须保持 20 厘米以上的间距。

但机场也承认,这一规定确实没有充分考虑到轮椅旅客的实际需求,而且当时现场的保障人员配置不足,未能及时为郑智化提供更周全的协助。

而在郑智化后续发布的回应视频中,人们终于了解到事件的核心矛盾,他在视频中提到,当时登机使用的升降车与飞机舱门之间实际存在 25 公分的高度差,这个距离不仅让轮椅无法顺利推进机舱,就连他自己拄着拐也难以跨越。

他表示自己去过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的机场,从未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于是他多次向升降车司机提出,希望能将车辆再升高一点,但司机并没有理会他的要求,而是直接去敲击舱门。

直到空姐打开舱门后,发现了这个问题,也帮忙与司机沟通了好几次,司机才回应称,机场有规定要求间距必须大于 20 公分,这让郑智化非常不能理解,他认为机场提供无障碍服务的初衷就是为了方便腿脚不便的人,这样的规定显然不合人性。

对于引发争议的 “连滚带爬” 这一表述,郑智化在视频中也进行了详细解释。他说当时自己之所以会用这个词,一方面是因为与司机的沟通矛盾让他情绪非常激动,另一方面,当时他坐在没有围栏的升降车高台上,脚下就是悬空的,一旦发生意外很可能会摔倒。

事件后续

10 月 27 日,郑智化再次发文致歉,感谢了当时推轮椅小哥的贴心服务,同时强调,这件事能够引发社会对少数群体利益的关注,比他个人的感受更加重要。

然而尽管郑智化多次道歉并解释情况,网络上的过激言论却并未停止,他的微博评论区被 “滚出大陆”“封杀” 等上万条激进口号淹没,各种污言秽语的攻击让他不堪其扰。

在后续的回应视频中,郑智化无奈地吐槽,自己充了会员的微博,俨然变成了 “网络厕所”,任由一些人随意发泄。

他还在视频中明确表示,“封杀” 这个词有着明确的界限,只有两种合法情形,一是当事人存在犯罪违法行为,二是被市场自然淘汰,他认为自己并不属于这两种情况。

甚至开玩笑说,如果真的能 “被封杀”,对他来说或许是一种解脱,毕竟常年的腿部疼痛让登台唱歌变成了一种煎熬,相当于提前退休。

最终他宣布在视频发布 3 天后关闭自己的微博,截至 11 月 3 日,郑智化的微博已经清空了所有内容,包括此前发布的道歉帖。

这场由登机纠纷引发的舆论风波,看似是个人与机场之间的小摩擦,却牵扯出了残障人士出行保障的大问题。

它让我们看到,郑智化数十年与病痛抗争的坚韧,也暴露了部分公共服务场所在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服务意识上的不足。

结语

深圳机场的快速整改,郑智化从质疑到包容的态度转变,以及社会各界对残障群体权益的关注,都让这场风波有了积极的意义。

或许正如郑智化所说,事件本身的对错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够推动行业反思,让更多人关注到少数群体的需求,让未来的公共服务能够更加人性化、更加周全,这才是这场风波留给我们最有价值的东西。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