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穿越两千年的邂逅:汉文帝霸陵国宝首现京城

在北京西南隅的大葆台,一座看似寻常的博物馆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文化盛宴。这里不仅珍藏着中国考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黄肠题凑

在北京西南隅的大葆台,一座看似寻常的博物馆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文化盛宴。这里不仅珍藏着中国考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黄肠题凑"遗址,更在秋日里迎来了从陕西远道而来的珍贵客人——汉文帝霸陵出土文物。

走进改造一新的博物馆,时光仿佛倒流回西汉。15880根柏木枋严整排列,构筑起中国迄今发现最完整的"黄肠题凑"葬制遗址。这座1974年意外发现的广阳王刘建陵墓,以其宏大的规制向今人展示着汉代诸侯的葬仪礼制。

"这里的每根柏木都经过精心打磨,长度统一在90厘米,宽厚各10厘米。"讲解员指着墓穴中保存完好的木结构说。这种仅限天子赏赐的葬制,不仅是身份象征,更是西汉等级秩序的直观体现。

而在临时展厅内,一场名为"文景之治"的特展正静候访客。来自汉文帝霸陵的鎏金铜磬架、凤鸟纹龙首金花饰等253件珍宝首次进京展出,其中一件精美绝伦的金当卢尤为引人注目。

"这件当卢相当于当时的豪车车标。"讲解员幽默地比喻道。这件马额饰物不仅工艺精湛,更以熊形雕刻寄托着勇猛辟邪的寓意,展现着汉代工匠的巧思与审美。

展览分为三个主题单元:"汉家陵阙"通过瓦当、空心砖等建筑构件,再现汉代帝陵的恢宏气象;"治国之道"借由官印、骑兵俑等文物,解析文景时期的政治军事制度;"盛世华章"则通过各类生活用具和陶俑,勾勒出西汉社会的日常生活图景。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这次展出的文物中包括15件国家一级文物和37件二级文物,许多都是首次公开亮相。从精美的舞伎俑到朴拙的家畜陶俑,从庄重的礼乐器到日常用具,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着两千年前那个盛世的故事。

在出土文物中,陶俑取代活人殉葬的变革尤为引人深思。广阳王陵中发现的陶俑,标志着丧葬制度从野蛮走向文明的重要转折,折射出汉代社会的人文进步。

这场持续至12月31日的特展,不仅是一次文物盛宴,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当游客驻足于这些历经两千余年沧桑的文物前,仿佛能听见那个强盛王朝的悠远回响。

基本陈列免费开放,特展需购票参观——这样的安排让不同需求的观众都能在此找到与历史对话的方式。在这个秋日,大葆台正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邀请每一位来访者共同解读中华文明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