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说明:文中所作仅为本人从一名普通消费者的角度评价产品,内容有失偏颇,期待大家本着交流的态度深入讨论。

2024年10月,英特尔正式发布了酷睿Ultra 9 285K处理器,这不仅是首款采用chiplet设计的台式机处理器,更标志着英特尔在AI计算时代的全面布局。作为酷睿Ultra 200系列的旗舰产品,285K拥有8个性能核和16个能效核组成的24核24线程配置,最高睿频可达5.7GHz,而最大功耗控制在250W,较前代显著降低。

Intel酷睿Ultra 9 285K采用的Arrow Lake架构代表了英特尔处理器设计的重大转变,它首次在台式机处理器中采用了chiplet(小芯片)设计,将不同功能的模块分别采用最适合的制程工艺制造。CPU Tile采用台积电N3B工艺,SOC Tile采用台积电N6工艺,而GPU Tile则基于台积电N5工艺打造。这种分工合作的模式让每个部分都能发挥最大效能,而非传统的一刀切方案。

更大的变化在于缓存结构的优化,Intel酷睿Ultra 9 285K配备了36MB Intel智能缓存和40MB二级缓存,总缓存容量达到76MB。这一设计显著减少了内存访问延迟,尤其在游戏和应用加载场景中,能带来更快的响应速度。Intel酷睿Ultra 9 285K还彻底取消了超线程技术,完全依靠物理核心来处理任务。这一看似退步的设计反而在实际应用中带来了更好的性能表现,因为每个物理核心都能获得完整的资源分配,避免了超线程下的资源争抢问题。

Intel酷睿Ultra 9 285K在性能测试中展现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绩。在CINEBENCH R23渲染测试中,其多核心分数达到41355分,相比i9-14900K有所提升。更值得关注的是,在V-Ray基准测试中,285K的得分高达44883分,比i9-14900K性能提升约26%。能效表现是这一代处理器最大的亮点,在FPU烤机测试中,Intel酷睿Ultra 9 285K的封装功耗为244W,核心温度稳定在85℃,相比i9-14900K功耗降低了37-85W。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在获得强劲性能的同时,享受更低的散热需求和电源要求。

Intel酷睿Ultra 9 285K最引人注目的特性是首次在台式机处理器中集成了独立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这一设计为AI应用提供了专属加速能力,使处理器整体AI算力达到36 TOPS。NPU在处理AI工作负载时表现出色,在UL Procyon AI计算机视觉测试中,使用NPU的得分达到393分,高于使用CPU核心的281分和使用核芯显卡的352分。这意味着AI任务可以交由NPU处理,让CPU核心专注于传统计算任务。

Intel酷睿Ultra 9 285K在支持最新图形技术方面表现优异,其集成显卡支持DP2.1 UHBR20和HDMI2.1 FRL 12GHz输出,可连接8K显示器。对于使用独立显卡的玩家,处理器提供的PCIe 5.0通道确保了足够的数据传输带宽。

Intel酷睿Ultra 9 285K采用全新的LGA 1851接口,需要搭配Z890等800系列芯片组主板,如微星Z890 EDGE TI WIFI刀锋钛主板。这些主板提供全面的PCIe 5.0支持,包括16条PCIe5.0通道来自Soc Tile,以及4条PCIe5.0和4条PCIe4.0通道来自I/O Tile。

对于打算组建Intel酷睿Ultra 9 285K平台的用户,我有以下建议,首选Z890芯片组主板,以充分发挥处理器性能潜力。内存方面,DDR5 6000MHz或更高频率的内存条能完美匹配处理器性能,如金百达星刃黑DDR5 6000 C28内存就是不错的选择。散热方面,虽然Intel酷睿Ultra 9 285K的功耗较前代有所降低,但为保持持续高性能输出,建议选择优质360mm水冷散热器。电源配置应考虑处理器250W的最大睿频功耗,为整个系统留出充足余量,建议选择850W以上高品质电源。

对于不同需求的用户,Intel酷睿Ultra 9 285K都能提供相应价值,游戏玩家可借助其高频率和大量核心获得流畅体验;内容创作者会欣赏其在渲染和编码任务中的高效表现;而AI开发者和研究者则能利用NPU加速机器学习推理过程。整体来说,Intel酷睿Ultra 9 285K代表了英特尔处理器技术的转折点,它不再单纯追求频率提升,而是在能效、AI加速和架构优化上取得了平衡。对于追求顶级性能且关注能效的用户来说,这款处理器无疑是当前市场上的优选之一。随着AI应用日益普及,集成专用NPU的Intel酷睿Ultra 9 285K已经为未来计算做好了准备,值得推荐。
攒机升级常相伴,热点资讯多扩散,烟语红尘更期盼,关注转发再点赞。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