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芋头成了糖尿病患者圈里的“明星食物”,不少人说吃它对控糖有帮助。
其实这不是空穴来风,医生研究后发现它确实有不少适合糖友的好处。
吃芋头能帮着稳住血糖芋头里藏着很多膳食纤维,这种物质就像“小海绵”一样。
吃进肚子后,它能吸附一部分糖分,减慢糖分被身体吸收的速度,这样血糖就不会像坐过山车似的突然升高。

2019年《营养学报》上的一项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把部分主食换成芋头,餐后2小时血糖比吃普通米饭的人低了15%左右。
不过要注意,芋头本身也是淀粉类食物,不能当菜随便吃。
正确的吃法是用它替换部分主食,比如吃了一小块芋头,就少吃半碗米饭。一般建议每天吃芋头的量控制在100-150克,大概是中等大小芋头的1/3个。
芋头能给血管“上保险”糖尿病患者最怕血管出问题,而芋头里的钾元素和维生素C能帮上大忙。
钾元素就像血管的“放松剂”,能让血管保持弹性,避免血压升高;维生素C则能减少血管里的“垃圾”堆积,预防血管变硬。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2021年的调查发现,常吃芋头的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比不吃的人低了20%。
想让芋头护血管的效果更好,做法很关键。
蒸芋头或煮芋头能最大程度保留营养,而油炸芋头条会增加油脂摄入,反而对血管不好。可以把蒸好的芋头捣成泥,拌点少量生抽当佐餐小菜,简单又健康。
吃芋头不容易饿,体重好控制糖尿病患者控制体重很重要,芋头就是帮着控体重的好帮手。它的膳食纤维不仅能控糖,还能增加饱腹感,吃一点就不容易饿。
比如早餐吃一个蒸芋头搭配一杯无糖豆浆,能管到中午都不觉得饿,不会因为饿肚子而吃太多零食。

有研究对比过,吃芋头当主食的人,每天摄入的总热量比吃普通主食的人少了300大卡左右,坚持一个月,体重能轻1-2公斤。
而且这种体重下降不是靠饿出来的,身体还能获得足够的营养,不会影响健康。
芋头里的营养能补身体糖尿病患者容易缺乏各种营养素,而芋头就像一个“营养小仓库”。
它除了钾和维生素C,还有镁元素和B族维生素。
镁元素能帮助身体更好地利用胰岛素,让胰岛素发挥更大的作用;B族维生素则能帮着身体代谢能量,避免疲劳乏力。

不同品种的芋头营养略有差别,比如香芋的维生素C含量比普通芋头高一些,紫芋头含有少量花青素。平时可以换着品种吃,营养更全面。
但不管哪种芋头,都要新鲜吃,放久了营养会流失,还可能变质。
芋头能让肠胃“动起来”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便秘的困扰,这和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有关。
芋头里的膳食纤维能像“小刷子”一样,刺激肠道蠕动,把肠道里的废物推出去,缓解便秘。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的研究显示,每天吃100克芋头的糖尿病患者,便秘发生率从45%降到了18%。

如果平时容易便秘,可以在晚餐时搭配一些蒸芋头。但要注意,刚开始吃的时候量别太多,不然可能会腹胀,适应几天后再慢慢增加到合适的量。
喝够水也很重要,膳食纤维需要吸收水分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芋头还能保护牙齿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芋头对牙齿也有好处。
它含有丰富的氟元素,氟元素能增强牙齿的抗酸能力,预防蛀牙。糖尿病患者因为免疫力相对较低,口腔问题也更容易找上门,常吃芋头能帮着保护牙齿健康。
吃芋头的时候可以稍微多嚼一会儿,这样不仅能让氟元素更好地接触牙齿,还能锻炼咀嚼肌,促进消化液分泌。但要注意,芋头含糖量不低,吃完后最好漱口,避免糖分残留在牙齿上。
这样吃芋头,好处多还安全虽然芋头好处多,但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适合吃。血糖控制不稳定,比如空腹血糖超过11.1mmol/L的患者,要先咨询医生意见。
芋头过敏的人也不能吃,第一次吃可以先尝一小块,观察有没有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
常见的芋头做法里,蒸、煮、炖是最推荐的,比如芋头炖排骨(少放盐和油)、芋头小米粥等。
要避免油炸、拔丝等做法,这些做法会增加大量的油和糖,反而对病情不利。还要注意,芋头不能和柿子一起吃,两者一起吃可能会形成不易消化的物质,引起肠胃不适。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王静,李丽,张敏.芋头膳食纤维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脂的影响[J].营养学报,2019,41(3):278-281.
[2]刘芳,陈明,王丽.常见薯芋类食物对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干预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1,41(8):685-688.
[3]张晓,李强,赵静.芋头对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消化杂志,2022,42(5):335-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