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的老街还裹着一层薄雾,巷口 “烧饼铺” 的玻璃门已透着暖光。揉面的 “砰砰” 声混着油香飘出半条街,熟客们不用看表,踩着这股香味来,准能赶上第一锅刚出炉的饼。

“面得醒够俩钟头,揉的时候得用手腕劲,这样外皮才酥得掉渣。” 师傅手里的面团在案板上翻折,转眼就变成一个个圆滚滚的剂子,按扁、包馅,动作麻利得像在跳舞。
最讲究的是馅。酸菜开坛时酸香扑鼻,不冲不涩,带着股子清爽的鲜。

包馅时,总说 “馅要足,咬着才过瘾”。酸菜挤干水分切碎,和鸡蛋碎拌在一起,滴几滴香油提香,不用过多调料,免得抢了酸菜和鸡蛋的本味。包好的馅饼放进刷了油的饼铛上,两面烙得金黄,把馅香烘得淋漓尽致。

刚出炉的馅饼烫手,得用纸巾垫着翻两圈。外皮烤得像琥珀色,边缘微微卷起,咬下去先是脆壳的 “咔嚓” 声,接着是软乎乎的内馅 —— 酸菜的温润酸味裹着鸡蛋的油香,酸得解腻,香得勾魂,嚼着嚼着还有股面香回甘。要是赶时间,会贴心地帮你切成四瓣,用油纸包好,走在路上咬一口,热乎气从嘴角冒出来,连心里都暖烘烘的。
铺子的老主顾里,学生晓宇最准时。“从小学吃到高中,每天早上两个馅饼加一碗豆浆,比家里做的还香。” 她总说馅饼里的酸菜特别开胃,冬天吃着暖和,夏天吃着也不腻。上班族李姐常绕路来买,“早上吃这个顶饱,到午饭都不饿,有时候下午嘴馋,还会来买个当点心。”

有次一位老奶奶带着小孙子来,孙子咬了一口就不肯放,老奶奶笑着说:“这味道跟我年轻时在老家吃的一模一样,现在很少能吃到这么地道的了。” 老张听了,黝黑的脸上笑出皱纹,“只要大家爱吃,我就一直做下去。”

傍晚时分,最后一锅饼出炉时,晚霞刚好染红老街的屋顶。买饼的人排着队,有人提着饼往家走,有人站在门口趁热吃,热气腾腾的馅饼里,藏着老街的烟火气,也藏着最踏实的美味。要是你路过这条老街,可别错过这口香到心尖儿的酸菜鸡蛋馅饼,毕竟,能让人吃了多年还惦记的味道,才是真的好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