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品读中国书画名家——高栋宾

高栋宾,男,1957年生人,辽宁大学中文系本科学历,供职于辽宁省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中国散文家协会、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

高栋宾,男,1957年生人,辽宁大学中文系本科学历,供职于辽宁省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中国散文家协会、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在全国各地报刊杂志发表、展出书法美术作品,多次获奖。其作品被香港凤凰网,今日头条,搜狐网,中国书法家网站,腾讯新闻网,百度网宣传报道。2021年建党一百周年时中国邮政局出版发行一套《芦雁图》纪念邮册。北京昌禾美术馆,中国大众文化协会正在展出美术作品《群雁图》。

笔墨映山河,匠心传文脉 —— 品高栋宾老师书画艺术

在中国书画艺术的长河中,每一位真正的创作者都是传统的继承者与时代的开拓者。他们以笔墨为舟,以心性为楫,在传承千年文脉的同时,不断探索艺术表达的新可能。高栋宾老师便是当代书画界中一位兼具传统功底与创新意识的实力派艺术家,他的作品不仅展现出精湛的技艺水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情怀与独特的精神追求,在业界与收藏界均享有广泛赞誉。

书画艺术的灵魂,首在笔墨。高栋宾老师的创作,始终以扎实的传统笔墨功底为根基,从历代名家经典中汲取养分,却又不拘泥于古法,形成了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审美的独特风格。一群丹顶鹤或引吭高歌,或俯身戏水,或振翅欲飞,在苇草、溪流、桃枝的映衬下,将湿地间的生机与野趣铺陈开来。鹤之形神,用笔工写兼备:鹤羽的纹理以细腻线条勾勒,黑白对比鲜明,丹顶的朱砂点染则成为视觉焦点,既显鹤之高洁,又添画面灵动。背景的苇草以泼墨兼施色彩,营造出朦胧的空间感,让群鹤的姿态在虚实之间更具韵律,仿佛能听见鹤鸣于野的清越之声。

高栋宾先生的作品,最动人之处在于对生命意象的精准捕捉与艺术化表达。他笔下的鹤、猫、兔、锦鸡、禽鸟,皆非冰冷的物象摹写,而是充满性情的生命个体。橘猫的慵懒、黑白猫的专注、花斑猫的灵动,通过眼神、肢体的细微刻画跃然纸上。蝴蝶的翩跹、草花的摇曳,与猫咪的静态形成动静对比,将“戏”之情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尤为难得的是,他笔下的猫并非卡通式的萌化,而是带着水墨动物画的写意韵味,毛发的墨色浓淡、体态的虚实转折,都暗含着传统笔墨的“写”之精神,让宠物题材的作品脱离了俗艳,升华为富有文人意趣的审美对象。

中国书画的核心在于笔墨,高栋宾先生深谙此道,他在传统笔墨语言的基础上,进行了富有个性的探索与创新。作品里的群兔,或觅食、或嬉戏,毛色的灰、棕、白层次丰富,眼神的灵动更是点睛之笔。红萝卜、圆萝卜的写实描绘,与背景菊花、秋草的写意处理形成对比,既接地气又具诗意,把秋日田园里兔子的活泼憨态展现得妙趣横生,让观者不禁忆起乡野间的生机,唤起对自然生命的温柔共情。高栋宾先生的作品,不止于物象的描摹,更在于通过物象传递出的生活情致与文化意蕴,这是其作品具有人文深度的关键所在。他的画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细致观察。无论是猫蝶嬉戏的日常小景,还是鹤鸣苇塘的自然野趣,抑或是群兔觅食的田园风情,都源于他对身边生命与自然的用心体察。这种体察让他的作品跳出了程式化的俗套,每一幅都有独特的情绪与故事,如《花猫戏蝶》中猫咪的专注,仿佛能让观者感受到那份属于动物世界的纯粹快乐;《瑞兔迎秋图》里的萝卜与菊花,则把秋日丰收的喜悦与生命的繁衍之美悄然传递。

在绘画创作中,高栋宾老师尤擅山水与花鸟,其笔墨运用同样体现出对传统的深刻理解与创新表达。他的山水画继承了 “南北二宗” 的创作精髓,既有北派山水的雄奇险峻,又有南派山水的秀雅空灵。在技法上,他熟练运用皴、擦、点、染等传统手法,山石的纹理、树木的姿态、云雾的缥缈均刻画得细致入微,却又不失整体的气韵连贯。而他的花鸟画,则借鉴了徐渭、齐白石等名家的写意风格,笔墨简练却意趣盎然,无论是盛开的牡丹、挺拔的竹子,还是嬉戏的小鸟、游动的鱼虾,均形神兼备,充满生机。他笔下的牡丹,并非一味追求艳丽,而是以淡雅的色彩、灵动的笔触,展现出牡丹的雍容华贵与高洁品格,传递出对生命之美的赞颂。

高栋宾先生的书画,是一曲用笔墨谱写的生命长歌。他以花鸟走兽为音符,以传统笔墨为旋律,以生活情致为节奏,在当代书画的舞台上奏响了独特的乐章。这乐章里,有丹顶鹤的清越,有花猫的俏皮,有锦鸡的华丽,有群兔的憨态……更有一位艺术家对传统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