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山西运城永乐宫:一座宫的“壁画史诗”,一场穿越元代的仙真与丹青之旅

晨光穿透中条山的薄雾,永乐宫三清殿的琉璃鸱吻在霞光中泛起金红。82岁的守宫人张守义站在“大纯阳万寿宫”匾额下,指尖轻抚斑

晨光穿透中条山的薄雾,永乐宫三清殿的琉璃鸱吻在霞光中泛起金红。82岁的守宫人张守义站在“大纯阳万寿宫”匾额下,指尖轻抚斑驳的殿门——这道门,他守了60年。“来永乐宫,别只看墙,得看画。”他笑着说,“这满墙的仙真,比《清明上河图》还热闹,比《千里江山图》还讲究,那是元代画工用命画的‘天上人间’。”

作为“中国道教壁画艺术的巅峰”,永乐宫以“《朝元图》甲天下”闻名,更因完整的元代宫观格局、“搬宫”保护的传奇经历,成为运城“壁画之都”的精神地标。近日,记者探访这座“藏在黄河岸边的艺术宝库”,结合文史专家解读、守宫人讲述及游客体验,为您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并奉上深度游览指南。

导语:永乐宫,为何是“东方艺术博物馆”?

永乐宫,位于运城市芮城县永乐镇,原址为道教全真派祖师吕洞宾的诞生地,初名“大纯阳万寿宫”。全宫坐北朝南,占地24.8万平方米,现存山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五座元代建筑,其中三清殿与纯阳殿的壁画最为震撼。

“永乐宫的价值,在于它把‘道教神仙体系’画活了。”中国壁画学会副会长殷双喜说,“《朝元图》里286位仙真,从元始天尊到土地公,身份、服饰、表情无一重复;纯阳殿的‘黄粱梦’故事,用连环画形式讲透人生哲理——这里的每一笔,都是元代社会、宗教、艺术的‘立体档案’。”更传奇的是,1959年为建三门峡水库,永乐宫整体搬迁20公里,耗时8年“克隆”出一座“新宫”,成为中国文物保护史上的“教科书级案例”。第一幕:核心看点——从《朝元图》到“搬宫”传奇,触摸元代的“丹青宇宙”

永乐宫的精华,全在四壁的丹青里。记者梳理五大“必探场景”,带您沉浸式感受“壁画上的元代中国”:

亮点1:三清殿《朝元图》——“中国壁画的‘百科全书’”

三清殿是永乐宫主殿,殿内四壁满绘《朝元图》,总面积403.34平方米,描绘了道教“三清四御五老七真”等286位神仙朝谒元始天尊的宏大场景。

“这不是画,是元代的‘神仙朋友圈’。”殷双喜说,“主像元始天尊端坐中央,左右是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下方是东华帝君、西王母等‘四御’;再往下是北斗七星、十二元神,连捧炉、执幡的侍从都各有身份——画工用了‘铁线描’‘莼菜条’等十几种技法,衣纹如行云流水,仙真须发根根分明。”最震撼的是色彩:历经700年,石青、石绿、赭红依然鲜艳,连衣袂的褶皱里都藏着“叠晕”技法(多层渐变色),“元代画工用矿物颜料加胶矾水调色,比现在的水彩还通透”。

“我第一次看《朝元图》,站着看了2小时。”北京游客周女士回忆,“有个穿绿袍的仙真,衣角画了只蝴蝶,翅膀上的纹路比真的还细——古人连‘仙衣飘带’都不肯敷衍。”

亮点2:纯阳殿“黄粱梦”——壁画里的“人生寓言”

纯阳殿原名“吕祖殿”,供奉吕洞宾,殿内四壁绘“纯阳帝君神游显化图”,共52幅连环画,讲述吕洞宾从出生到成仙的传奇,其中“黄粱梦”片段最经典:吕洞宾在邯郸客栈遇道士,枕梦入富贵乡,醒来发现黄粱饭未熟,顿悟“人生虚幻”。

“这不是简单的故事画。”芮城县文旅局局长张宇介绍,“画家把‘梦境’与‘现实’交织:左边画客栈热气腾腾的厨房,右边画吕洞宾在梦中享荣华;床榻旁的老妇、孩童,连眼神都带着‘看客’的清醒——元代人对‘人生如戏’的思考,全在这墙上了。”壁画中的建筑、家具、服饰更是元代社会的“实录”:店小二的围裙、客商的褡裢、小姐的璎珞,细节精准如“元代生活纪录片”。

亮点3:“搬宫”传奇——中国文保的“教科书”

永乐宫的“重生”,本身就是奇迹。1959年,因三门峡水库蓄水,原宫址将被淹没。文物工作者用“整体切割、编号搬迁”的方法,将1000余块壁画、2000余件建筑构件拆解,运至20公里外的新址,按原样复建。

“最难的是壁画揭取。”参与搬迁的老专家王师傅回忆,“我们用竹刀、棉纸、糨糊,像‘剥洋葱’一样把壁画从墙上揭下来,每块都标上编号,搬迁后再按原位置拼接。”如今,新宫的壁画与原迹分毫不差,“连墙缝里的草屑都保留着——这不是搬家,是把元代的‘艺术基因’完整传承下来。”

亮点4:守宫人——“三代人的‘壁画守护战’”

永乐宫的故事,由一群“守宫人”接力书写:

张守义(82岁,第三代守宫人):18岁随师父入院,能背出《朝元图》中100位仙真的名号,“游客问我‘为什么吕洞宾总拿拂尘’,我答‘拂尘是‘清净’的象征,元代人画他是想告诉后人‘放下执念’”;

李师傅(58岁,壁画修复师):负责《朝元图》的日常养护,坚持用传统矿物颜料补色,“化学颜料会褪色,石青得磨三个月,石绿得加松烟墨调层次——老祖宗的手艺,急不得”;

小吴(27岁,讲解员):大学读文物修复,放弃太原工作回芮城,“想让更多人知道,永乐宫的壁画不是‘装饰’,是元代人用画笔写的‘神仙志’”。

“守宫不是守墙,是守一种信仰。”张守义说,“现在年轻人来,我会带他们数《朝元图》里的仙真数量,讲‘黄粱梦’的寓意——这些道理,放到现在也不过时。”第二幕:深度体验——从“看壁画”到“懂元代”,解锁永乐宫的“文化密码”

永乐宫的魅力,不仅在“看”,更在“知”。景区围绕“道教艺术”“壁画修复”“元代生活”设计了互动项目,让游客与古人对话:

体验1:“壁画解码”(免费,需预约)

由壁画修复师带领,用投影还原《朝元图》的“绘制过程”——从起稿、勾线到设色,拆解286位仙真的“身份密码”。“原来吕洞宾的拂尘有18种画法,不同姿势代表不同境界。”参与体验的大学生小陈惊叹。

体验2:“古法临摹”(付费,128元/人)

在工坊用矿物颜料临摹《朝元图》局部(如“西王母”“北斗七星”),学习“铁线描”“晕染法”等技法。“我画的仙真虽然歪歪扭扭,但终于懂了‘线条要有呼吸感’。”西安游客张先生说。

体验3:“元代生活雅集”(付费,88元/人)

在纯阳殿旁设茶席,听学者讲“元代神仙信仰”,穿元代服饰体验“点茶、焚香”。“茶里有松涛声,有壁画里的烟火气。”北京游客周女士说。

第三幕:实用攻略——高效打卡与周边联动开放信息

时间:全年开放,8:00-18:00(4月-10月);8:30-17:30(11月-3月);

门票:全价票60元/人;60岁以上老人、学生半价;

导览:入口处有电子导览屏,可扫码听“《朝元图》解读”“搬宫故事”语音讲解;每日9:00/14:00提供免费人工讲解(限20人/场)。

交通指南

自驾:运城市区→运风高速→芮城出口→永乐宫(约1.5小时,停车场收费15元/天);

公共交通:运城北站→高铁至永济北站→乘旅游专线(40分钟,10元/人);

跟团:运城旅行社推出“永乐宫+普救寺+鹳雀楼”一日游(含门票+讲解,328元/人)。

游玩建议

最佳路线:游客中心→三清殿(2小时,重点看《朝元图》)→纯阳殿(1.5小时,看“黄粱梦”壁画)→重阳殿(1小时,看全真派历史)→返程;

必带物品:身份证(验票)、舒适平底鞋(地面有青苔)、笔记本(记录壁画细节)、手电筒(辅助观察壁画暗部);

注意事项:大殿内禁止拍照;《朝元图》区域光线较暗,建议早9点或下午4点参观,色彩更清晰;

联动玩法:可搭配普救寺(《西厢记》发生地,30分钟车程)、鹳雀楼(中国四大名楼,1小时车程),形成“艺术+人文”两日游。结语:永乐宫,是宫,是画,更是中国人的“神仙想象”

暮色中,记者站在三清殿外,望着夕阳为《朝元图》的仙真镀上金边,忽然懂得:永乐宫之所以被称为“东方艺术明珠”,不仅因它的技法,更因它是中国人对“神仙世界”的浪漫诠释。

“永乐宫的未来,要让‘文化’活起来。”张守义说,“我们正在整理守宫人口述史,建‘永乐宫壁画艺术馆’,让更多人知道,这里的每一笔,都是元代人用画笔为我们留下的‘天上人间’。”

离开时,守宫人敲响了山门旁的古钟,钟声在黄河岸边回荡。这钟声,是对千年艺术的致敬,也是对每一位来访者的邀请——来这里,触摸元代的丹青,你会懂得:

最动人的风景,

不在云端,

在一笔一画的勾勒里,

在一仙一人的故事中,

在我们与古人共享的、对“美好”的永恒追寻里。

这个秋天,不妨来永乐宫吧!

看一眼《朝元图》的仙真,

摸一摸壁画里的岁月,

听一段“搬宫”的传奇,

你会懂得:

所谓“经典”,

不过是古人用时光画给我们的“神仙信笺”。

(文中图片由永乐宫景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