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当时在曹操的几个主要竞争者中,只有刘备让曹操看不透。
当时两个人在谈论谁是英雄的时候,刘备举了袁绍、袁术等例子,曹操一一分析,告诉他们这些人不值一提。
曹操之所以能深刻的剖析袁绍等人,是因为他对这些人极其了解,知道他们的弱点。能够做到各个击破。

但是刘备他却看不透,曹操把英雄比作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吞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
如果把刘备比做这条龙的话,刘备起于微末,是当时曹操的几个竞争者中起点最低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刘备不可能像曹操、袁绍等人一样,在老家迅速拉起一支队伍。
也没有属于自己的基本盘,一开始只能靠投奔到其他割据势力那里蛰伏。
但是,自从黄巾大起义以来,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里,刘备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角色成为徐州牧。
虽然最后失败了,那是因为刘备的根基浅,再加上形势多变,徐州又是四战之地,让刘备没有时间在这里经营。
如果当时能给刘备5~10年的窗口期,徐州很有可能会成为刘备的根据地,到那时候再想打刘备就不容易了。
搞不好曹操、袁绍、刘备会在北方形成三足鼎立,给曹操打败袁绍带来更大的风险。
而刘备在丢掉徐州之后,竟然愿意投奔曹操,可见其隐忍能力之强。

刘备投降曹操,曹操很高兴,也很担心。
他搞不清刘备是真心投降,从此做一个富家翁,不再争天下,还是等着某一个机会乘势而起,成为曹操的竞争对手。
曹操搞不清楚,就找了一个机会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来试探刘备。
果然,刘备竟然糊弄过去了。
从此以后,曹操便笃定刘备也就这样,不是足以和他相提并论的英雄。
事实证明,刘备确实是足以和曹操相提并论的英雄。
曹操平生两大败仗,赤壁之战和汉中之战,刘备都是参与者或主导者。

如果没有刘备的话,就不可能有赤壁之战的失败,曹操兵临江东,东吴一定会不战而降。
如果没有刘备及时挺进川西,然后北上汉中,曹操就能轻易拿下汉中和川西。
那么,就可以从襄樊和川西两个地方夹攻荆州。
拿下荆州之后,便可以顺江一而下,打败东吴统一天下。
当然,也正是因为有曹操这个强大的对手,让刘备还没能匡扶汉室。
如果没有曹操,北方的动乱会持续多年,刘备就可以心无旁骛地拿下荆州、川西、汉中。
甚至可以为了拉拢东吴,把荆州送给孙权,集中全力拿下汉中和西凉。
推平整个北方后,再和东吴摊牌,开始总决战。
以当时北方的人力、物力,一旦刘备统一北方,孙权根本就无力抵抗。

可以说,正是因为曹操和刘备这两大英雄并立于世,才导致了三国的格局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