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四川现首例HIV-2女感染者:两类人群需警惕,防控不能有“盲区”

近日,四川眉山确诊国内首例女性HIV-2感染者,这一病例打破了大众对艾滋病的固有认知,也给国内艾滋病防控敲响新警钟。不同

近日,四川眉山确诊国内首例女性HIV-2感染者,这一病例打破了大众对艾滋病的固有认知,也给国内艾滋病防控敲响新警钟。不同于常见的HIV-1,HIV-2起源于非洲西部,虽传播速度更缓、致病性稍弱,但本质仍会引发艾滋病,逐步摧毁人体免疫系统,威胁生命健康。

令人关注的是,该患者无任何出国经历,也未接触过非洲籍人员,感染途径一度成谜。经详细调查与分子生物学检测确认,其曾与湖南一名已故HIV-2感染者发生无保护性接触,两人病毒基因高度匹配——这也成为国内目前明确的HIV-2传播链之一,标志着这类原本有地理局限的病毒,已进入本土传播阶段。

尽管HIV-2在国内仍属罕见,但它的出现暴露出防控新难题:相比HIV-1,其检测、确诊及治疗难度更高,极易因常规检测疏漏而漏诊,且感染人群不再局限于传统认知中的高危群体。医生特别强调,两类人群易成为病毒“隐藏目标”,必须重点警惕。

第一类是与感染者有过无保护性接触的人群。临床中常有这样的案例:看似健康的人在体检中意外查出HIV抗体阳性,崩溃之余才回忆起,曾与状态不明的人有过无保护性行为。很多人误以为“关系稳定”就等于安全,忽视了艾滋病“体液传播”的核心机制——无论伴侣关系长短,只要对方感染状态未知且未做好防护,风险就真实存在。尤其HIV-2潜伏期长、早期症状像感冒或更年期反应,等确诊时免疫系统往往已受损严重。因此,情侣或夫妻建立长期关系前,建议双方做病毒检测,日常坚持使用安全套,这仍是最简便有效的预防方式。

第二类是曾接受过输血、手术或侵入式治疗的人群。上世纪九十年代及以前,部分地区医疗规范不完善,输血管理松散、私人诊所重复使用器械等问题存在,不少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暴露于交叉感染风险中。如今这部分人多已步入中老年,出现乏力、反复感染等症状时,极少会联想到艾滋病;再加上HIV-2发病慢,部分人感染十几年都无明显症状,一旦发病便已重症,还可能成为隐匿感染源。这类人群即便无症状,若有模糊输血史、乡村小诊所治疗史,建议尽早做全面病毒筛查,尤其术前或入住养老机构前,主动检测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HIV-2防控还面临检测短板:国内尚无认证的HIV-2核酸检测试剂盒,多数检测依赖科研机构自建系统,部分疑似感染者长期处于“确诊不明”的灰区。但归根结底,防控的关键仍在个人意识——艾滋病从不是“别人的事”,也不贴任何身份标签,唯有摒弃侥幸心理,主动了解知识、做好防护、及时检测,才能筑牢健康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