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不少自媒体在传,说巴基斯坦用中国的设备和技术,偷偷帮美国出口稀土。甚至还有人说,中国因为这事,紧急出台新的稀土出口管控,来反制巴铁。消息一传开,立刻在国内舆论圈引发了热议。有人愤怒,有人失望。毕竟,巴基斯坦一直被称为“中国最铁的兄弟”,要真是这样背后捅刀,那可太让人寒心了。

10月13日,中国外交部回应了这个问题。发言人林剑明确表示,这个传闻不属实。他说,中巴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两国之间的关系非常牢固,双方一直保持高度互信。而且在涉及双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中巴之间沟通得非常密切。
林剑还透露了一点关键信息。他说,关于所谓“巴美稀土合作”,中巴两国其实早就沟通过。巴方也明确表示,他们和美国的往来,不会损害中国的利益。巴方领导人展示给美方的所谓“稀土样品”,其实是工作人员买来的“巴基斯坦宝石原矿样品”。也就是说,那根本不是稀土。
林剑还特别强调,这类报道,要么是不了解情况,要么是故意制造误会。甚至可以说,有挑拨中巴关系的意图。所以这些传言,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再来说说大家提到的稀土出口新规。林剑也解释得很清楚。中国最近确实发布了关于稀土等关键物项的出口管制措施。但这事跟巴基斯坦一点关系都没有。这只是中国政府依据自身法律,对出口体系进行完善的正当行为。目的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同时履行国际防扩散的义务。

那么,这个谣言到底是怎么来的?有分析认为,可能是有些外媒或者反华机构故意放风,想挑拨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他们很清楚,巴基斯坦是中国在南亚最重要的战略伙伴。如果能在中巴之间制造裂痕,那对美国等西方国家来说,就是一种战略“成功”。但问题是,稍微懂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个谣言根本站不住脚。
首先,巴基斯坦根本没有稀土加工能力。它的工业体系还在发展阶段,不具备提炼和生产高纯度稀土的技术。而美国呢?美国虽然在开采方面落后,但稀土资源并不缺。真正卡它脖子的,是加工和分离环节。它要真想要稀土,也轮不到去巴基斯坦“要样品”。所以从逻辑上讲,这个故事就漏洞百出。

再退一步讲,假如真像传言说的那样,巴基斯坦从中国买了稀土,再转手卖给美国。那首先该被问责的,就不是巴基斯坦,而是中国自己的监管部门。所以这事根本不合理。
然而,尽管漏洞这么多,这个假消息依旧在社交媒体上传得飞快。不少人情绪激动,甚至开始质疑“中巴友谊”的可靠性。这正是反华势力想要看到的效果。他们知道,一旦中国舆论被带偏,中巴之间的信任就会被动摇。
其实这不是第一次了。每当中巴合作有新进展时,总会出现各种谣言,要么说中国在“掠夺资源”,要么说巴基斯坦“倒向美国”。这种操作太熟悉了。他们想用信息战、舆论战来离间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合作。
从大的角度看,这种舆论操纵,正反映出反华势力的焦虑。他们害怕中巴合作越走越近,害怕“一带一路”在南亚扎根,害怕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掌握更多主导权。所以,他们不断制造矛盾,不断挑拨离间。
事实上,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一句谣言而动摇;真正的敌人,也不会放过任何离间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