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易筋经发源地,奇峰石柱,浙江版小张家界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平桥镇,有一座纵横交错数十里的大山,相传隋代高僧智者大师智顗(yǐ)在此诵读法华经,紫云凝聚,紫气弥漫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平桥镇,有一座纵横交错数十里的大山,相传隋代高僧智者大师智顗(yǐ)在此诵读法华经,紫云凝聚,紫气弥漫,故名“紫凝山”。

重峦叠嶂,石柱林立,奇岩怪石,幽谷谧洞,被誉为浙江版“小张家界”。

智顗,天台宗创始人,晋王杨广曾受智顗大师菩萨戒,世称智者大师。

智顗欲建寺庙作为天台宗的正式祖庭,由于资金缺乏一直未能动工,去世后,杨广派司马王弘监造寺院,初名天台寺,遂了智顗的遗愿。

公元604年,杨广即位,是为隋炀帝,取意“寺若成,国即清”,天台寺改名为国清寺。

八十年代爆火的电影《少林寺》,部分场景就是在国清寺内拍摄。

紫凝山的奇峰怪石与悬岩幽洞,吸引了历代高人慕名而来,唐代陆羽将紫凝瀑布称为最宜沏茶的“天下第十七水”,北宋紫阳真人张伯端在此编著《悟真篇》奠定了道教内丹理论。

明代天启四年,即公元1624年,道人宗衡在紫凝山的金鑫洞内悟道,以自满臼内涌出的米和鸡蛋为食,创编的《易筋经》,成为了武林中人梦寐以求的武学宝典,世称宗衡为紫凝道人。

紫凝山因此成为了易筋经的发源地,和华顶山、赤城山、万年山并称天台县内最有故事的四大名山。

金庸《笑傲江湖》、《天龙八部》等武侠小说中,易筋经亦是武家追逐的武林秘笈,现代亦是民间推崇的健身气功,流传甚广。

紫凝山因此开辟成为了“易筋经景区”,目前处于免费开放状态,无人管理,可以免费畅游无阻。

紫凝山的山崖千仞壁立、怪石嵯峨,林立的石柱最中间占据C位的石柱,如佛祖的两只手掌,五指分明,人称“佛手岩”。

两侧的“双梦笔”,笔尖突兀,形似黄山的“梦笔生花”,石柱林立如屏风,大自然的造化,奇绝。

宗衡编创《易筋经》的金鑫洞,高约三米,深约四米,相传唐代时洞里建有紫霄道院,失火后搬到了张家井村,改成紫霄书院,民国时又遭火灾而荒废。

从洞内向外眺望,对面的山峰像极了睡美人,民间相传乃紫凝道人出家前的妻子痴怨所化成。

金鑫洞旁有一个天然石臼,相传紫凝道人在洞中修炼期间,石臼里每天早上都会出现两个鸡蛋和大米供他食用,刚好装满石臼,因此人称自满臼。

有人认为石臼太小,因此决定把自满臼再凿大一些,但在凿的过程中,自满臼流血了,从此石臼里再也没有出现大米和鸡蛋。

正所谓:贪心不足。

美若仙境的紫凝山,儒释道和谐共存,从不同方向有多条步道可以进入易筋经景区内。

距离易筋经景区最近的村庄,是天台县平桥镇紫霄村的张家井自然村,导航张家井村,可以环线游览易筋经景区,全方位游览浙江版小张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