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马自达近期正式推出2026款EZ-6车型,指导价格下调1.5万至2万元,入门版售价降至11.98万元。仔细观察便能发现,这款所谓的"新款"并未进行任何零部件更新或配置调整,仅将原有的"运动版""尊享版"等车型名称替换为"510Pro""620Max"这类数字加字母的组合,本质上只是换了个称呼,车辆核心产品力并无实质变化。

作为一款中型电动轿跑,马自达EZ-6提供纯电与增程两种动力版本供消费者选择。纯电版车型搭载190千瓦电机,匹配56.1度和68.8度两种容量的电池组,对应的CLTC续航里程分别为480公里和600公里;增程版则配备1.5升发动机,电机功率可达160千瓦,电池容量有18.9度和28.4度可选,纯电模式续航分别为130公里和200公里。配置层面,全车系标配高通8155芯片、14.6英寸中控大屏、怀挡设计、无框车门和掀背尾门,电动尾翼也未缺席,其中运动版还额外增加了黑化包围、红色卡钳和红色缝线,进一步强化运动氛围。
看似产品力均衡的EZ-6,在市场中却遭遇了销量滑铁卢。数据显示,该车9月份仅售出972台,与同价位的深蓝SL03月均上万台的销量形成鲜明反差。尽管两款车起步价相近,均在12.99万元左右,但消费者的选择倾向却极为明显。即便起价16.98万元的丰田bZ3,凭借品牌认可度仍能获得稳定客流,而EZ-6则卡在中间进退两难——既没有传统马自达燃油车的纯粹操控基因,又缺乏新势力品牌的新潮科技属性,让消费者对其定位产生困惑。

在新能源消费场景中,用户的核心诉求已从燃油车时代的操控体验转向智能功能、续航表现与服务质量,方向盘手感不再是决策关键。但马自达EZ-6恰恰在智能配置上存在短板,中低配车型不仅缺失L2级辅助驾驶系统,连并线辅助、车道保持等基础功能都未配备,全系更无高阶智驾选项。对比深蓝L07 14.59万元的入门版就标配华为ADS乾崑智驾系统(支持高速NOA)和骁龙8295P芯片,差距一目了然。更值得注意的是,其语音交互响应速度达0.8秒以上,指令准确率仅78%,在智能座舱体验上远落后于自主品牌竞品。
此次降价并非产品升级后的主动调价,而是销量疲软下的被动自救。马自达在国内电动车市场的品牌认知度本就偏低,消费者提起该品牌,首先想到的仍是"转子发动机""操控为王"等燃油车标签,对其新能源技术缺乏信任。更关键的是,EZ-6虽挂着马自达车标,实则基于长安EPA平台打造,外形与内饰设计都带有浓厚的深蓝SL03影子,被网友调侃为"换壳车型"。这种"合资标+自主芯"的组合,让两边用户都难以接受: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觉得其智能化不足,而马自达老车主则认为它丢失了品牌的纯粹性。

服务体系的短板更让降价效果大打折扣。不同于新势力品牌广泛布局的直营店,马自达EZ-6主要依赖传统4S店渠道,且经销商对这款销量低迷的车型缺乏推广动力。充电网络的缺失同样致命,该车完全依赖第三方充电桩,节假日排队充电的问题频发,而三四线城市40%以下的经销商覆盖率,进一步限制了潜在用户的选择意愿。此外,车辆系统更新缓慢,无法通过OTA升级持续优化体验,这与自主品牌每月甚至每周的更新频率形成鲜明对比。
马自达EZ-6的困境,正是合资品牌电动化转型难题的缩影。首先是平台架构的抉择困境,究竟沿用燃油车架构改造还是开发全新纯电平台,多数合资车企仍在犹豫徘徊,导致产品在空间利用与电耗控制上先天不足。其次是品牌定位模糊,既想保留原有精致路线,又想通过性价比抢占市场,最终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最后是渠道信心危机,经销商因担心销量不佳影响口碑与利润,不愿主动推广新能源车型,形成恶性循环。

东风本田的境遇同样印证了这一现状。其纯电车型S7起价25.99万元,却仅配备L2级智驾,30万级车型无激光雷达与城市NOA,上市三天仅23组客户咨询,半数消费者认为价格缺乏竞争力。而主力燃油车型CR-V、思域销量也大幅下滑,CR-V单月销量较巅峰期缩水超50%,思域终端价跌破8万元仍难敌自主品牌混动车型冲击。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渗透率仅为4.8%,而自主品牌则高达71.3%,差距悬殊的背后是技术、产品与服务的全面代差。
客观来看,马自达EZ-6并非毫无亮点,魂动美学设计语言与后置后驱的操控调校仍有可取之处,但在新能源时代的消费需求下,这些优势已无法成为核心竞争力。消费者需要的是240公里以上的纯电续航、随叫随到的充电服务、持续进化的智能座舱,而这些恰恰是合资品牌的短板。正如业内专家所言,新能源时代光堆参数没用,得戳中用户真实痛点,要么像比亚迪般主打省油省心,要么像新势力般聚焦场景化体验,而马自达显然尚未找到正确的方向。
此次降价或许能让EZ-6的销量短期小幅回升,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合资品牌若想在电动化市场站稳脚跟,仅靠换名称、降价格的表面功夫远远不够,必须打破"技术引进+品牌溢价"的传统思维,在平台研发、智能技术、服务体系上进行彻底革新。否则,在自主品牌与新势力的双重夹击下,更多类似EZ-6的车型将难逃边缘化的命运,合资品牌的黄金时代或许真的正在落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