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内存市场因AI技术对存储的海量需求,叠加市场操作,价格一路飙升。对于DIY装机玩家来说,确实是个不好的消息,那么在刚需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够尽量规避内存涨价风险,配到自己心仪的电脑呢?我的观点就是一定要选对CPU!
在中档CPU市场,绕不开的话题就是英特尔酷睿Ultra 5系列与AMD锐龙5 9600X,那么到底谁才是内存涨价潮中的神U呢?

先来看看二者对于内存的兼容性。Ultra 5系列(包括主要的225/230F/245K/KF这几款处理器)对于内存颗粒的要求非常低,无论是普通颗粒、A-Die还是二代M-Die,都能稳定运行。但9600X则比较挑剔,非A-Die或二代M-Die不认,否则直接给你卡黄灯自检。就这一块来说,U5系列“不挑颗粒”真的太香了!

其次在内存频率上,二者也是有很大区别。U5系列对于频率支持范围比较广,它在搭载DDR5 6000MHz或7200MHz时,性能差距并不大,如果你对高频内存有需求,8000-9200MHz+它也是能够直接兼容;9600X的甜点频率则是在6000MHz,如果想上8000MHz则需要分频;同时,在超频性能上,U5系列的XMP3.0支持的内存数量非常多,9600X的EXPO则相对较少,兼容性也会更差。

在当前内存价格飞涨的情况下,U5系列显然是更省心的选择,省去了在内存上反复折腾,也不必加钱上“特挑颗粒”,省下的成本可以直接加在显卡上了。
在性能方面,U5系列与9600X也是不相上下,拿Ultra 5 230F与9600X进行对比。
在《三角洲行动》中,能够看到230F不管是平均帧还是1% Low帧的表现,都要比9600X更好;在《永劫无间》中,9600X又实现了反超,略微领先于230F;在单机游戏《全面战争:战锤3》、《刺客信条:幻景》中,230F的平均帧率都要比9600X更好一点。

从这些游戏中不难看出,Ultra 5系列与9600X,不论是在网游还是单机中,二者性能都是非常接近的,平均帧率、1% Low帧都是各有胜负。
虽然说性能相当,但二者功耗差别还是挺大的。从测试数据来看,不管是单烤FPU,还是各类大型游戏测试,230F功耗都要比9600X低了40%左右,差距属实有些明显了。

在一个小时AIDA 64拷机中,9600X的最高温度为83.4℃,230F仅72℃;平均温度差别也非常大,前者为75.9℃,后者57℃。

能够看到Ultra 5系列在功耗与温度控制上是明显好于9600X的,日常使用Ultra 5系列直接上个普通散热就行了,装机成本会更低一点。
除此之外,Ultra 5系列还有着“前瞻性优势”,内置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支持本地部署AI模型,比如运行Stable Diffusion生成图片、用ChatGLM搭建私人智能助手,数据更安全;适配跨境AI助手,在多语言翻译、国际资讯获取等场景下“效率拉满”;随着AI应用普及,NPU的实用性会越来越强,堪称“为未来买单”的明智选择。

最重要的是,目前Ultra 5系列的价格仅千元出头,9600X的价格却来到了1500,二者相差了300多,这部分预算用在显卡上,对于使用体验的提升会要高得多。
综合来看,Ultra 5系列确实能够做到游戏与生产力兼顾,并且与9600X有着相当的表现。但它却有着更低的价格、更低的功耗、更好的内存兼容性,甚至还有NPU来为AI功能赋能。显然在中档CPU中,Ultra 5系列会是更好的选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