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对越反击战,刚经历战火洗礼的越军,为何不到一月就被我军击溃?

1979年2月17日,我军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数十万大军向越军发起猛烈进攻。战前,越军统帅武元甲信心十足地认为,越军刚刚

1979年2月17日,我军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数十万大军向越军发起猛烈进攻。

战前,越军统帅武元甲信心十足地认为,越军刚刚经历战火洗礼,战斗力强,武器装备精良,作为“世界第三”的存在,肯定能给解放军一个教训。

然而,让武元甲没想到的是,解放军很快就突破越军防线,只花了十几天时间就拿下谅山,让河内彻底暴露在攻击之下。

谅山丢失后,越南举国恐慌,黎笋更是下达了全国动员令,在河内深挖壕沟,防止解放军攻打。

这时,解放军却突然撤军,黎笋这才松了口气。

战后很长时间,越南人都不理解,越军可以说很强了,而解放军则十几年没打大仗,怎么就败得这么快?

01

我国之所以要发起对越反击作战,不是因为越南演了一出“农夫和蛇”的故事,也不是因为华人在越南遭到排斥,而是因为越南直接威胁到了我国的安全。

越南统一之后,在称霸中南半岛野心的驱使,以及苏联为封堵我国的刻意挑唆下,越南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一方面出兵攻占柬埔寨,另一方面蚕食我国边境领土,打死打伤我国军民。

越南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经历抗法抗美和统一战争之后,接收了大量美式和苏式武器,加之越军经历了战火洗礼,自认为战斗力强大,便自封为“世界第三军事强国”,不把除了美苏之外的任何国家放在眼里。

为了守护边境安全,也为了支援柬埔寨的反侵略斗争,我国决定实施对越自卫反击战,战役的目的是消灭入侵边境的越军,占领越南边境重镇,消灭越军在北方的有生力量并摧毁基础设施。

说白了,就是给越南一个教训,让越南老实做人,不要总想着入侵别国,让别国有和平发展经济的条件。

既然是反击作战,我国自然不会占领越南一寸土地,因此这是一场有限度的战争,只要达到战略目的,就会马上撤退。

当然了,战争从决策到实行,是有一个过程的。

自越南1978年入侵柬埔寨,为了取得苏联支持,越南出让了金兰湾,随之而来的便是苏联的大规模军事援助,越军的实力再次得到加强。

此时,我国还未做出出兵的决策,但为了以防不测,军队已经开始逐步调到边境。

直到这年年底,中央军委这才做出对越反击作战的决策,但开战具体时间并未确定。

1979年1月底,邓公在出访美国时,委婉地表示将给越南一个教训,越南听说后,马上开始为战争做准备。

当时,越南主力都在柬埔寨作战,北线并不是作战重点,但为了防范我军,也进行了一番部署。

具体而言,越南在广西方向组建第一军区,部署了11个师又9个旅、团,包括战斗力较强的“高北师”346师和“金星师”第3师,尤以“金星师”最为出名,是越军的主力之一。

除了前线作战部队之外,越南还在第一军区后面的河内驻扎了作为预备队的第一军和第二军,以保护河北安全,并随时支援前线。

而在云南方向,越南则组建了第二军区,这里的防守相对薄弱,只部署了345师、316师、316A师和344师等部队。

越南在整个北线的总兵力大约是15万人,主要集中在高平、老街、谅山等重镇。

02

毛主席曾说,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则要重视敌人,对越反击作战的部署,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原则。

说起来,解放军称得上是越军的老师。

原来,在越南抗法抗美的过程中,为了支援越南,我国除了提供物资支援之外,还派遣防空部队和工程部队进入越南,并组建了由陈庚、韦国清等人组成的军事顾问团,手把手教越南打仗。

在我国军事顾问团的帮助下,越南取得了无数胜利,比如奠定抗法斗争胜利的关键战役—奠边府战役。

越南在战争中从我国军事顾问团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我军擅长的山地战和游击战,与越南地形完美匹配,就被越南学了去。

按理说,我国如果要打对越自卫反击战,应该会感到很轻松,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当时,我国刚刚结束十年动乱,而且除了1974年海军收复西沙群岛之外,我军在十几年时间里没怎么打过大仗,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到底怎么样,还不好说。

中央军委对战胜越军的信心是十足的,但能否做到快速制胜,将战争消耗降到最低,将战争影响做到最大,将危险因素尽可能排除,没人能打包票。

因此,中央军委很重视越军,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并且在制定战略战术的时候,考虑得很周全。

首先,确定了“以多胜少,杀鸡用牛刀”的用兵原则,即集中优势兵力对付越军;

其次,选用能征善战且熟悉越南情况的将领,以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将担任东线广西边防部队总指挥,以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上将担任西线云南边防部队总指挥。

这里要指出的是,许世友虽然年纪比较大,但广州军区打越南有地理优势,且他资历深、威望高、战功显赫,是个合适人选;至于说杨得志,此前是武汉军区司令员,他曾作为中国军事顾问成员援助越南,被临时调到云南任职,也是个很合适的人选。

再次,在战略上做到通盘考虑,在陆地进攻的同时,派遣海军进入南海进行威慑。

在战术上,将装甲兵、炮兵、工程兵部队尽可能配属给作战部队,指战员针对越南地形特点布置具体作战计划;

最后,与苏联、蒙古接壤的几个军区,也进入了一级戒备状态,以防止苏联进攻。

到1978年12月底,也就是中央军委做出决策后不久,22.5万大军已经陈兵边境了,他们去的时候静悄悄,抵达之后全程保持静默,只是静静地盯着越军,随时都可能发起进攻。

越军只知道解放军要进攻,但不知道解放军有多少人,又将在何时进攻,我军知己知彼,越军则两眼一抹黑。

在战争开打前一刻,我军步兵已经进入阵地,坦克加满了油,大炮拉开了炮衣,工兵准备好了爆破器材,侦察兵正在攀山越岭,甚至摸到了越军阵地的“鼻子底下”,越军却毫无察觉。

由于对我军虚实不是很了解,所以越南情报机关派遣了大量特工到我国侦查情报,一次次向国内发出战争即将开始的警报,却每一次都发现解放军出奇沉默,越南高层神经紧绷,一直在猜测战争到底什么时候开打。

03

当战争真的打起来,才知道解放军的高明。

1979年2月17日凌晨,随着信号弹升空,在长达500公里的边防线上,万炮齐鸣,解放军在广西和云南同时向越军发起进攻。

中越边境是热带雨林地貌,山多林密,且越军早就在此构建了坚固防线,如果步步稳打,必定陷入残酷的攻坚战和消耗战,对我军十分不利,越军在这方面是有优势的。

面对这样的局面,我军采取了火力压制摧毁的策略,火炮和坦克的广泛使用,对越军阵地的打击很大。

我军发起进攻时,采取坦克突击、步兵在后的作战方法,越军根本没想到我军会在这样的地形地貌上使用坦克,结果毫无防备,防线迅速被突破。

我军东西线部队采取南北对进的策略,对越军实施夹击,最终只花了十天时间就占领高平、老街和同登等重镇,完成了第一阶段作战任务。

我军进入越南后,遭到了越军的疯狂反击,十多年没打仗的解放军,进攻速度并不算神速,但好在战术运用得当,我军采取迅速穿插、迂回包抄的策略,将越军分割包围,然后围而歼之。

在穿插过程中,为了保证运输力,每辆坦克上都搭载了20多人,为了不掉下去,战士们便用背包带将自己固定在坦克上,但这么做也有坏处,很容易遭到越军射击,结果损失较大。

战争进行过程中,工程兵发挥了很大作用,比如高平越军346师被围之后,为了阻挡我军进攻,竟然炸毁了一个水库,工程兵迅速出动,抢修桥梁,使我军得以通过水障。

在进攻同登的时候,我军继续采取坦克冲击的战术,两支部队在正面进攻,另外两支部队则快速穿插到后方,切断越军的退路,从而完成包围,直至最终围歼敌人。

在进攻过程中,面对越军设置的大范围雷区,战士们展示出了大无畏精神,情况紧急的时候,战士们甚至用身体踏响地雷为大部队开路,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我军才能取得最终胜利。

高平、同登等地被攻克后,黎笋大惊失色,因为丢失了这些北部重镇之后,谅山孤立无援,无险可守,一旦谅山丢失,河内就危险了。

为了守住谅山,越军在城外遍设雷区,同时占据制高点,修建了大量堡垒,火力上下交错,几乎没有盲点,覆盖了我军前进道路。

而在谅山市区,越军则挖了大量坑道和交通壕,并在交通路口设置火力点,还将高射机枪、迫击炮和火箭筒进行组合,威力巨大。

我军在进行几次试探性进攻后,马上找到了破解之法。

2月27日凌晨,一阵火炮轰击之后,我军正式发起进攻,利用坦克冲击山脚下的越军阵地,然后打一梭子弹,给步兵指引方向,向阵地发起冲锋。

而山上的越军阵地,坦克就派不上用场了,这时候步兵便摸上去发射信号弹,指引炮火轰炸,再配合步兵冲锋,屡试不爽。

只花了一天多时间,我军就扫清了谅山外围的越军据点,并将谅山三面包围起来,越军龟缩在城内防守,如果要撤走,只能过奇穷河到凉山新市区。

04

3月1日,许世友一声令下,300门火炮向谅山市区进行了30分钟的密集火力袭击,谅山瞬间变成一片火海,军事设施和主要建筑都被摧毁。

紧接着,我军进入市区与越军展开激烈巷战,采取的依然是坦克突击的办法,一个个拔掉越军的火力点,为了将坑道和碉堡内的越军消灭,我军则用炸药包、爆破筒进行爆破。

3月3日,谅山老市区被占领,3月5日我军又越过奇穷河,将谅山北市区也占领,至此所有战略意图都达到,我军准备撤军。

此次对越反击作战,我军延续了传统,采取了擅长的战术,并进行了灵活运用,同时针对越南地形地貌和越军特点,大量使用火炮和坦克,当然工程兵也发挥了很大作用,架桥修路为大军提供了有力保障。

越军的主要败因则是对我军预估不足,战争准备不充分,武器装备的优势被我军火力压制,战术运用也稍显死板。

我军撤军时,采也取了十分明智的策略,为了防止越军追击和偷袭,我军在撤退道路上铺设了密集的地雷,并让各部队交错掩护,相继撤回国内。

黎笋为了监视我军,确实派了部队进行跟踪,另有大量越军通过游击战术对我军进行骚扰。

我军在撤退时,除了铺设地雷之外,还对沿途越军进行清缴,将我军占领区内的越军彻底消灭,以打到消灭越军有生力量的目的。

除此之外,我军还对越南北部各城镇的基础设施予以破坏和摧毁,并将大量工矿物资和武器运回国内,其中许多都是我国援助给越南的。

3月15日夜,我军全部撤回国内,没有占领越南一寸土地。

这一仗打得就是个快准狠,是掐着越军的七寸打的,打到最后黎笋只能咬牙切齿,一点反击的机会都没有,白瞎了那么多精良的武器装备。

战后,黎笋在视察谅山时,面对一片废墟,他沉默良久,意识到解放军时有备而来,自己严重低估了解放军,结果吃了大亏。

黎笋对此不服,如果再打一仗,他认为自己有机会赢,但我过怎么可能给他机会,老山战役开始后,我国又下了一盘大旗,以轮战的方式来消耗越南,最终拖垮了越南,也拖垮了苏联。

无论越南有什么武器装备,在我军这个老师面前,都是在关公耍大刀,永远无法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