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浙BA”赛场A组,湖州队对战温州队,最终以102:52的比分,湖州队输了比赛,但这场赛事的意义,早已超越竞技本身——跟随球队跨城而来的球迷们,陆续开启了“隐藏款”行程:文体交流、招商引资、人才就业……“浙BA”的三分球,正投向更广阔的天地。
 
 扎根温州的湖州老乡聚在了一起
来自湖州的周胜利(人称“胜利哥”),是一位资深的“浙BA”粉丝。在这场球赛上,最让他惊喜的,便是在球迷队中见到了许多扎根温州的湖州老乡。“‘浙BA’远不只是一场体育赛事,它既推动了文旅资源的深度融合,为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更搭建起城市之间学术、招商等多领域合作的重要交流平台。”追了众多“浙BA”比赛的他十分感慨。
“湖州,湖州!加油,必胜!”当晚,客场球迷区,身着印有“湖州E定赢”后援队服的身影此起彼伏。其中,100余位来自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的观众格外引人注目。队伍中既有青春洋溢的学生,也有沉稳亲切的教师,身份虽不同,心中却藏着一份共同的牵绊:他们大多数都是土生土长的湖州人,跨越浙北与浙南的距离,扎根温州求学、工作,如今又因这一场球赛,凝聚成家乡球队的后援团。
“学校老师知道我是湖州人,特意推荐我观赛。”该校畜牧专业大二学生顾晨宇难掩兴奋,“在温州现场为家乡球队加油特别有意义,期待未来能面向两地大学生办高校篮球联赛,让更多人参与。”
现场还有位特殊的“助威者”——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教职工篮球协会的戴雷雷。作为地道温州人,他却坐在湖州队助威区:“呐喊声太有感染力了!湖州队进球我跟着兴奋,温州队得分我就分析战术。我们是湖州师生的‘娘家人’,要陪他们为家乡加油。”
作为校教职工篮球协会负责人,戴雷雷还透露,学校篮球氛围一直很浓厚,平时常组织教职工篮球赛。“正好借着这场‘浙BA’的余温,回去我们也多组织几场篮球对决。”他满怀期待地说,未来还想和来自湖州的高校老师切磋球技,打一场跨城篮球赛。
将开展“狮龙共舞”联合表演
赛后,湖州市体育总会与温州市湖州同乡会积极联动,共同走进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围绕未来互动活动的策划与举办展开深入研讨,跨城合作从赛事延伸至校园场景。
中国舞龙是融合武术、舞蹈、音乐的传统体育项目,其观赏性、艺术性与竞技性深受民众喜爱,不同地域更衍生出各具特色的艺术造型与表演风格,成为当地文化的生动缩影。
作为全国高职院校体育工作“一校一品”温科舞龙示范基地,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是温州唯一的非奥项目舞龙训练基地。就在10月中旬“浙BA”温州队对阵杭州队焦点之战的中场环节,该校舞龙队携“龙腾浙里”主题表演震撼登场。队员们以灵动矫健的舞姿,将体育精神与文化巧妙融合,献上兼具视觉冲击力与文化内涵的精彩表演,瞬间点燃全场。
目前,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计划进一步增加此类文体互动活动,未来双方还将开展“狮龙共舞”联合表演等活动,让舞狮、舞龙这些传统体育项目,真正成为连接两座城市、沟通两地高校的文化纽带,推动跨城文化交流走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
 
 “浙BA”的热度辐射到了产业、人才
10月22日,比赛结束后的第一天,温州市湖州商会筹备会负责人黄家溧便借机邀请湖州球迷朋友,走进温州当地企业参观交流,为两地产业互动搭建了桥梁。全球领先的质量检定及认证机构必维集团,也因这场赛事与湖州结下新联结。
必维集团消费品服务事业部作为全球领先的质量检定服务供应商,已在浙江杭州、温州、宁波、绍兴等地布局实验室,却尚未落户湖州。
必维国际检验集团(温州)负责人沈浩正是土生土长的湖州人,谈及家乡与集团的联结,他说:“湖州是必维国际检验集团高度重视的战略市场,而此次‘浙BA’赛事,恰如一条纽带,为我搭建起与家乡深化合作的桥梁。”
目前,沈浩已代表集团与湖州相关方面展开深度对接,就当地绿色家居、现代纺织等重点产业展开深入探讨与磋商,核心目标是推动必维集团实验室落地湖州,为家乡产业发展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也让这场篮球赛的“余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合作成果。
不仅如此,人才合作也迎来新契机。“我在企业培训管理和技术服务领域深耕20多年,不少在温州发展的湖州老乡企业面临人才短缺。”黄家溧坦言,这场赛事让他结识新伙伴,更看到破解难题的方向。未来计划与两地高校深度合作,通过政企校联动搭建人才就业桥梁。
“没有这场篮球赛,我可能没机会一下子认识这么多朋友,也不会想到能直接对接高校人才需求。”他透露,下一步已初步设想走进校园办专场招聘会,“既帮企业招到适配人才,也为两地学子提供更多就业选择,一举两得。”
这场“浙BA”的衍生价值,将向更多领域辐射。
